“孟百跃这个人做事情很踏实,执行中枢的决策也非常坚决。是1个不可多得的实干官员。”董瑾道。
华族官员的简历和工作状况基本上都在董瑾的脑子里。他的年纪虽大,但是记忆力非常好。
而且董瑾这个人基本上不与人来往。在华族内部是1个孤独的宗亲派。
“这样吧,将孟百跃调到湖南,让王资雨去江西,这家伙油滑的很,正好去对付江西的士绅。”
江西自明清以来就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但是江西的富庶并非是草民的富庶,而是江西的士绅阶层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富裕。
董良与董瑾商量新控制区总长的初步人选。
这是两人之间的密谈,正式的名单,董良肯定还是要拿到复兴会的理事会上去讨论决定。
新收复的省份,行政总长同时还是当地复兴会分会会长。
而复兴会的内部架构董良1直都在完善。
1个执政的党派要想真正建立健全不仅仅需要周密的规划,同时也需要时间。
现在又要到年底了,今年的复兴大会上,董良又会有什么重磅的决策。
华族高层的每1个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广州城,总署衙门。
此处本是满清广东巡抚衙门,其并非是城内最大的府衙。
最大的广州将军府现在交给了广州大学堂使用。
广州的学者陈澧成为了学部的总长,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
广东人对他的工作比较支持,这里不仅仅创建了官办的广州大学堂。
另外还有1些书院改制成为新式学堂,当地的商人也出钱出力促进新学堂的创建。
广东1省1下子就注册成立了十5家大学堂。
其中1些纯粹就是私立学校。比如十3行的行首5家就在黄埔建立了黄埔船政学校,专门培养航海和船政人才。
学校的老师都是5家聘请,不仅仅有华族的老师,5家还通过自家的海外关系聘请了1些洋人教员。
学校的毕业生5家会优先聘请。
苏家则在新安,就是后世深圳的位置,创立了广东农林学堂,专门研究各种农业技艺。
苏家投靠了董良之后,已经从1个单纯的海商,变成了集合种植、海运、粮食贸易、食品加工为1体的大粮商。
而且苏家提前布局了橡胶种植园。虽然最初的橡胶树还没有产胶,但是苏家却依然处处拿地建造新的橡胶种植园。
苏文灿完全不在意别人的冷言疯语以及家人的劝说。将所有的家产都投到橡胶产业上。
苏文灿相信自己的儿子苏达,也相信董良。
董良跟他说过,只要将这个产业坐大了,苏家世世代代都能够从中受益。
而且橡胶的投入周期长,只要苏家入了行,其他人再想追赶就很难。
而且苏文灿也知道,华族自己也在大规模地种植这种神奇的树木。
既然改行搞种植,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人才。
以前的人种地都是靠经验,但是华族大学堂推广了实验教学。
通过样本对比实验,不仅仅可以用于研发新材料,制造新设备,同时也能够改良农作物,探索农作物增产的新方法。
像5家、苏家这样的商人才算是真正的大商人,他们愿意将钱投到看不见效益的领域。
他们不会只注重眼前的这点小利,而是会做出长远的规划布局。
王资雨正在府衙的书房中会客。
现在的总署衙门并非是王资雨的专属衙门,广东行省的行政总署司法、教育、农林、商业、治安等十2项工作。
正所谓各司其职。
广东出了王资雨这个总长兼复兴会会长,
总长的司长。
王资雨这个人非常擅长与人打交道,在总署内,只要他提出的意见都能够顺利通过。
从东番岛到广东,虽然是平调,但是王资雨知道自己被重用了。因为在当时,广东对华族的作用仅次于福建。说明元首对自己的工作是认可的。
他到了广东之后,1方面极力促成改革,另1方面与广东的商人阶层加强合作。
福建是华族的中心,那里建立了大量的国属企业,因此距离中枢更近,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广东最有价值的是当地的商人阶层。
这里毕竟在很长1段时间都是满清唯1的对外口岸。
当地的商人也比其他地方的商人更有见识。
比如5家,早在第1次鸦片战争之前,5家就已经开始海外的债券投资了,远在北美的美利坚铁路都有5家的投资。
洋人也因此称5家为世界首富。
华族如果要发展,这些商人应该成为助力,而不能杀鸡取卵,将这些人给推到敌人、绊脚石的角色上去。
5崇曜是总署衙门的常客,他依然是广州商会的会长,还是复兴会广州分会的理事。
华族官员皆入复兴会,1些社会贤达也成了复兴会吸收的对象。
除此之外,为了平衡精英阶层,复兴会还在平民和军队中大量发展会员。
“5会长,元首批示表扬了你们黄埔航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