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沈国栋一个月的期限。
就剩三天了。
其实祁同伟早就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四百八十万的订单。
已经足够大。
而且职工们完成的积极性很高。
工期大大缩减,也就是人工成本大幅减低。
纯利润至少能到百分之二十。
从账面上来看至少能进账一百万。
现在,祁同伟考虑的是。
不能仅仅就把这个订单的事向沈书记汇报。
而是要把大风厂改制的全套工作全部做完。
让公司尽快正常运转。
这样账户里的钱就能流动起来。
同时,这更是为自己的计划争取时间。
在丁义珍被宣判前全都做完。
现在就差最后一件事,就是核对股东名册。
按照规定,只有大风厂的职工才有权利享受股权。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也不排除一种可能。
就是有些洞悉市场的人。
知道以后可能会有不错的收益。
虽然不具备大风厂职工的身份。
也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到这个名单中。
毕竟,这可是两千人的大厂,混进去一两个人。
如果没有人仔细查,是看不出来的。
祁同伟仔细审视着股东名册。
绝大部分名字都不熟悉。
但是,祁同伟还是一个个仔细核对。
不熟悉就对了。
现在就怕出现熟悉的名字。
因为自己熟悉的人都是各级官员。
要是出现了,就有意思了。
好巧不巧,一个熟悉的名字真出现了。
欧阳菁。
复姓的人还是很少见的。
何况又是同名同姓。
祁同伟敢肯定。
这位一定就是李达康的爱人。
上一世,她曾利用城市银行行长的职务便利贪赃枉法。
看来,这位带着女强人的气质的银行行长,一开始就不是个老实人。
上一世的路就是她咎由自取。
现在的欧阳菁只是一个银行办事员。
可能因为和李达康的身份相差悬殊吧。
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已经愈发膨胀。
打上了大风厂的股权的主意。
再一看,她的购买股份金额是五万元。
这种改制时的认购股份,某种意义应该算一种福利股份。
只有具备职工身份的人才能购买。
外人是不能随便认购的。
一方面是防止外部资本稀释了职工的股权。
最主要的是,这样就会产生一些不可控的情况。
通过资本的流动,变更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但是,欧阳菁不是,她只认购了五万元股份。
应该就是一种占便宜的心态。
但是,她是保证自己一定能获得利益的呢?
万一,大风厂经营出现了问题。
那这五万元可能就缩水了。
欧阳菁是银行的人,很熟悉金融方面的操作。
一定不会做一个有风险的事。
对,大风厂的股权基金就在欧阳菁所在的城市银行。
不排除一种可能。
就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
有些钱只在账上体现,并没有实际的缴纳认购金额。
通过走账,空挂干股。
这就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这下,祁同伟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会不会一开始就存在。
那就是关于职工工资抵扣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不同意?
因为,这些人盯上了大风厂的股权。
绝不会仅有欧阳菁一个人参与到这件事中。
更有可能是一小撮人。
都是依靠城市银行的这种操作。
实现空挂干股的目的。
看来,这件事不是一个小事。
而且,欧阳菁还是其中一个关键的人。
祁同伟想到了李达康。
达康书记,难道你这么早就要离婚了吗?
看来,必须要找到陈岩石商量。
不管怎么说,陈岩石是始终站在工人这一方的。
而且更加熟悉人员情况。
先把这些空挂干股的人找出来。
但是这件事一定要保密。
现在的证据就只有这么一个早期的名单。
而且方案也没有最终确定。
想就凭这些搞掉这帮人,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是这件事一定要办。
争取在三天之内全部办掉。
祁同伟找到陈岩石,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说了出来。
但是,没有透露出自己发现了欧阳菁。
因为,他也想试探一下陈岩石的态度。
毕竟李达康也在京州工作过。
李达康和欧阳菁,陈岩石都是知道的。
测试一下陈岩石,到底对这件事到底有多大的力度。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