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那群人也有点紧迫感。
“怎么?你是想加人还是减人?”宣王听出话的意思。
霍瑾瑜没答他,而是看向洛平川。
“顾问处的诸位同僚平时忙碌的很,一直在努力追上陛下的步子,缺个一两人,还能应付,若是再多,就不行了。”洛平川恭敬道。
他说的没错,大家平时因为太忙碌了,好几个同僚到了逢年过节休息的时间,反而更加不适应,要用安神汤,在顾问处反而很少有这种情况。
而且每到科举年,有新人进来,初时要适应,工作效率肯定不能要求与其他人一样,所以大家还是能应付一时的改变。
霍瑾瑜闻言,淡定道:“这样的话,那就不急。”
她面上虽然如此答应,但是心里却有其他想法,若是洛平川不去宣州,她今年打算将顾问处老资历的三个学士外派。
洛平川一走,她再派出去三个,顾问处一下子少了四个人。
嗯……果然还是要选人。
宣王见霍瑾瑜仍然纠结,眼珠转了转,提议道:“陛下如果不想从翰林院选,不如从国子监选。”
霍瑾瑜闻言,眸光乍亮。
对啊!她可以从国子监选。
国子监从昌宁四年改革,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个年头,目前里面最高学历是国三,有七十二人。
今年六月,国三学子要接受升级考试,要不要给他们设立一个提前批次的考试?看看他们的实力。
霍瑾瑜:“就是人有些少了。”
听到这话,宣王疑惑,“人少?国子监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