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法家模式(2 / 3)

罗马前进。”

罗马大同会的成员,参观了大汉最富裕的两个郡之后,更加确定了罗马必须变革的决心了。

罗马不说要马上变得和大汉一样富裕,但不能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在泥坑当中挣扎。

张牧道:“但你们预判了错误怎么办?陈郡的上万家工厂不就一起遭受灭顶之灾。”

不知道怎么的,他看到这一幕反而有一种胆战心惊之感,那台不断运转的机器计算机在他看来就好像有生命力的邪神一般,尤其是当他听到通过这些机器,陈郡的上万家企业能连成一个整体,他内心有点胆寒。

其他百家诸子内心也是差不多的感受,战国时期法家就以法令森严,法家的酷吏,更是天下闻名。眼前的机器已经被他们幻想成为法家编织的网了,这张网笼罩在整个陈郡上空,所有人都逃脱不了,这是何等恐怖的场景。百家诸子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他们本人的反感这种法网森森的世界。

这个时候陈郡上计吏张欧道:“我们上级统计的数据越多,对市场的把握会变得更准确。像你说的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孔忠道:“很少发生,那就是说发生过?”

张欧道:“我们上计有内部的风险评估系统,即便真出现了预判错误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整个陈郡的体量来消化这些损失,例如粮食产能是最不可控的,丰年与灾年的粮食产能可能会相差一倍,本官就以此为例,假设今年陈郡粮食大丰收,市场多了1亿斤的粮食,这些粮食一可以对外出售,二可以当做福利发给600万陈俊的百姓,每个陈郡的百姓只要分个十几斤粮食,这些多余的产能就可以内部消化,在官营的体系当中是不用担心产能过剩的。”

百家诸子无言以对,大汉以产业为国本,产能过剩的危机就如影随形,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设想和模型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会使得一个产业兴旺,无数人蜂拥而入的开办工厂,没有几年时间就会爆发产能危机。

反而是法家官营的理念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可能会有产能过剩这样的事情,生产的多了,当福利发给天下的百姓不就解决了。

朝廷这几年的政务,主要围绕着两件事情展开,一就是在农村推广村社,以此提升农业效率,增加农户的收入,此事开展的比较顺利,大汉各郡县农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些年时间结社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户的收入有明显的提升,加上农村的小作坊兴盛,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年大汉外出打工的农户明显减少,农户不用离开自己的妻子,儿子,父母外出打工,这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二就是工业上加强中央集权,朝廷通过少府体系,监管各地大型,中型的工厂,虽然没有强制官营,但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基本上都在大汉的少府报备过,接受上计的指导。

朝廷上计每年会对这些工厂提供一些大汉经济发展的数据,和全球各地物价的数据,同时指导这些工厂扩增产能和发展的方向,有时候会给几家同行业的工厂下达攻坚的任务,他们能生产出这种产品,大汉朝廷会给他们下达订单。

这种模式对于大汉的大型中型的工厂主而言,可谓是痛并快乐着。有朝廷提供的市场数据,他们不用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摸索着市场的情况,可以更加精确高效的了解市场的动向,就好像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打开了迷雾,敌人的行动他了如指掌,两军交战自然是无往不利。

同时朝廷下发的研发任务虽然艰难,但真攻克了,收益也是极其可观,尤其是那些完成任务的工厂基本上就上了朝廷的保护名单之列,可以受到朝廷的保护,这对工厂的发展就相当多了一张保命符,即便是遇到了危机,朝廷也会拯救他们的工厂。

但上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商人来说,也是一道沉重的枷锁,让他们没办法随心所欲的发展工厂,这对很多白手起家的工厂主来说是极其不自在。

同时朝廷对他们的监管也非常严格,像工厂的设备明明还可以用,但朝廷却以这些设备成旧落后为由,强制要求他们淘汰这些设备,他们为了赚朝廷的钱,只能重新购买新式的设备了。

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朝廷对他们的用工都要管,敢违反工匠法令的工厂,或者是太苛待工匠的工厂,基本上就会淘汰出朝廷的产业链当中。

为了留在朝廷的供应商当中,他们对待那些工匠像祖宗一样讨好,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做福利流出去了。

少府的墨者就像狗腿子一样巡视着他们的工厂,稍有不慎就会狠狠的扑向他们,说他们不是一个合格的产业供应商,把他们踢出了朝廷产业链,而那些工厂的下场也是极其悲惨,产品滞销,收入下降,一般扛不住一两年就会破产,即便是勉强扛住的,因为企业的规模锐减,只能半死不活的挣扎生存。

在大汉本土的富商真是一点地位都没有。这让这些人有点羡慕其他诸侯国,乃至于匈奴国的商人,他们就没有这么多限制,政治地位也高了很多。

要不是大汉太过于富裕,市场也太繁荣,赚钱也是最多的地方,没有这些优点,他们早去其他地方去开工厂了。

而对于大汉的

最新小说: 元灵之祸 夺我命格?重生后工具人她掀翻天了 [综英美]青行灯拯救世界 男配如此多娇[快穿] 两世娇宠 复仇代码 离婚是个好物[娱乐圈] 嬿婉及良时 被换亲后,夫君又登基成帝了! 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