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零七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7

第一百零七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7(1 / 2)

董昭提出的问题,可谓1针见血。

因为“谷帛为市”,尚且“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遑论已废除十余年之5铢钱乎?

魏文帝罢5铢钱,使百姓以布帛为市。至明帝(曹叡)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

摘自房玄龄等《晋书之食货志》

但赵旻不得不如此做。

1者,因粮食亩产量断崖式提升之故,如今粮价正逐年降低。

也就是说,粮食的货币属性不够稳定。

2者,绢帛、蜀锦的单价太高,用其购买白吉馍、水引饼这类吃食,委实不太方便!

这些布匹若撕成1条1条的……尚有何用?

3者,货币迟早都要进行改革,赵旻不想将这种需要大量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技术活儿,留给自己亲儿子来解决。

于是乎,赵旻在略做沉吟之后,还是颇为坚定地向董昭、荀攸、卞夫人这3人道。

“铸币之事,我先寻来中平年间(西历184年11月至189年)流通之优质5铢钱,以此为本,先行尝试铸1批样品币。

此外,金银、谷帛仍不废止。民间交易仍可使用金银、谷帛。”

自董卓乱政之后,其毁坏铜人,改铸劣币,最终导致“货轻物贵、钱货不行”。

于是,民间改为用金银等贵金属,以及谷帛进行交易。

这种以“谷帛”为货币的制度,在后世被称作“本色”。

与之相对,贵金属称作“折色”。

因金银珍贵,民间流通较少,所以在汉末3国时期,民间交易,基本上是以布帛为主。

布帛货币,本质是以布帛充当“交易媒介”。

毕竟相比丧失信用的5铢钱,以及沉重的谷物,布帛的优势显而易见。

其中,由未经煮练漂洗的“生丝”制作的织物,称作绢。

绢,也是5铢钱信用崩溃后,市面上接受程度最高的“1般等价物”。

双丝织成的细绢,称作缣,此物较为贵重,因此普及程度较低。

素与缣类似,但质地更细密厚实。

汉代诗歌云:“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1匹,织素5丈余。

素未经染色,也没有刺绣,即纯色织物。

绨(音同替)则是1种表面粗糙,质地厚实的丝织品。

先秦时代秦国丞相范雎(音同居),曾穿绨袍。

(须贾)曰:“范叔1寒如此哉!”乃取其1绨袍以赐之。

摘自《史记之范雎列传》

可知在缺少皮裘的情况下,绨袍确实可以起到御寒作用。

但因绨同样过于贵重,因此这种丝绸织物,也不适合取代绢,成为“1般等价物”。

锦即用3色丝织成的花纹织物。

益州的“蜀锦”畅销魏吴,成为蜀汉的重要出口货物。

在本时空中,蜀锦已经成为西域大宗交易的“1般等价物”。

王怡辰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货币交易和发行》1文,其附录部分以表格形式、辑录了3国时代大量布帛的交易、赏赐记载。

其中魏国3十例,蜀国6例,吴国5例。

其内容详实充分,开卷绝对有益。

综上所述,布帛早已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理想的“1般等价物”,并且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

有鉴于此,即便赵旻有意推动货币改革,也不能废止谷帛这等“本色银”在市场上,充当“1般等价物”的作用。

然而……

还有1个严峻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于是董昭继续追问赵旻。

“主公,不知铜从何而来?兼且,5铢钱之铸造,并非易事焉!”

诚然如此。

5铢钱,实际上用的是铜合金。

也就是铜、锌、锡合金,俗称为青铜。

青铜器,早在秦代便已渐渐没落。

西汉承秦制,而东汉承西汉之制。

因此,青铜器在东汉,除铜爵之外,几乎已不可见。

东汉最流行的器具,是铁器、陶瓷及漆器。

由是故,董昭方才担心,5铢钱铸造技术会不会失传。

在建筑行业,赵旻当然是超级大宗师。

好吧,在冶铁、锻造钢铁器方面,赵旻依然是超级大宗师。

但铸造青铜器……

董昭心里终究有些没底。

赵旻闻言却莞尔1笑。

“公仁公勿要忘记,益州刺史部虽已不流行用5铢钱,然则……

其地因未受战乱之苦,故而非但存有大量5铢钱,兼且铸币之术犹存。

更何况,后汉鼎盛之时,铸币所用之铜,泰半皆出自于益州焉!

哈哈,公莫非忘记,前汉佞幸之臣、邓通之故事乎?”

益州刺史部,是后世的云贵川地区,这1地区早在西汉之时,便是朝廷的主要产铜区域。

前汉文帝朝,有个叫邓通的超级马屁大王、兼超级神豪。

汉文帝赐给邓通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

最新小说: 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我的岳父是崇祯 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 亚历山大四世 腹黑女帝的第一宠臣 开局要禅位,朕后悔了 我在租界做巡捕 晋庭汉裔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