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贵成为他最看重的孩子,继承他所有的一切呢?而且这个女人会不会从此更受关注,最终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呢?”“皇家不比民间,椒房独宠不是一般女人承受得起的。独得皇帝宠爱的嫔妃,最终结局要么满盘皆输,要么一步登天。”“你若不信,想想章献太后与章懿太后两个人平生际遇,就明白了。一个只是天子养母,却能母仪天下。一个是天子生母,活着的时候只能苟活在阴影里,连做母亲的资格都被剥夺。虽说死后得以光复原位,可人都死了,那些个虚名还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图个心里安慰罢了。”杨淡月说的别的话,她半听半不听,可她举李寻真和刘皇后的例子……虽然她和李寻真亲,但也正因如此,她是真真切切见识过她的生活状态的。李寻真在世时虽然没同她抱怨过什么,却总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起初一知半解,后来随着长时间与她接触,尤其自己也渐渐长大,看人看事比从前成熟周到不少,便也明白了李寻真处境的尴尬,和她心里难以言喻的苦痛。
是的,看清楚这一点后,令柔为李寻真不值的同时,又暗暗引以为戒。太不值了,真是太不值了!令柔打心眼里觉得李寻真这一生太不值当!她明明名正言顺生了下先帝唯一的儿子,凭什么不能在活着的时候当太后?就凭先帝所谓的愧疚么?他对刘皇后的愧疚,又凭什么要让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李寻真赎罪?这是哪来的狗屁道理!
况且李寻真活着的时候,甚至不能光明正大与亲生儿子相认。都说以孝治天下,这时候前朝那些满口仁孝的大臣怎么又不站出来替天子生母主持公道了?反而一个个都站在权势更大的天子养母那头,在李寻真在世时纷纷选择沉默。
令柔每想起李寻真的遭遇,痛心的同时又替她感到憋屈。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寻真太过善良,要是换了她,她可一定不会忍,不会坐以待毙。
哪怕她不爱先帝,只要自己生下他唯一的儿子,唯一的继承人。那么不管刘后本人与先帝有什么渊源,不管她的手腕有多么的强悍,心计有多么的深不可测,她都势必要同她争一争、斗一斗!
她可不会像李寻真那么傻,放任自己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认别人做母亲,更无法忍受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富贵让不相干的女人享受!属于她的,绝不可能让给别人。不属于她的,只要能争,她也一定要争一争,而且是争赢!
令柔打心眼里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杨淡月话里话外鼓励她去争去夺时,可算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正是如此打算。
不过么,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
更何况,她真的很怀疑杨淡月接近她的真实意图……这种掏心窝子的话,她就这样堂而皇之当着才认识几个月的人说出来?不怕她从此对她敬而远之,或者以此为把柄对赵祯吹枕边风么?显然杨淡月是不怕的。
怕就不会几次三番对她说这些。
令柔觉得,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该直接点了,“杨姐姐,容妹妹多问,您为何…为何这样维护我?我相信你是为我好,可明明我们才认识不过几个月,也没有过命的交情,您为何要处处提点我,为我着想?”不吐不快。
聪明人之间说话也并非一定是点到为止,有时直接一点,摊开来放桌面上说,反而更有效果。
但杨淡月闻言只是笑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令柔呀,你的警觉心心确实很不错。不过,这回你可猜错了,我呢,认真算起来,可能是这宫里除你二位姑妈外,最希望你得宠的人。至于为什么?”她瞥了令柔一眼,“这世上的事,哪能桩桩件件都找得出前因往事?”“今儿我只跟你说这些,你愿意听也罢,不愿意听,认为我不怀好心从此远离我也行。”
“不过我得奉劝你一句,你若真不甘心,就趁早做打算。”“你以为陛下现在说宠你就会一直宠你?在你之前的张皇后,还有宫外的遂国夫人,哪个不是他曾经的心尖尖?你觉得自己对比她二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