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番外一
“你跟你们大格格说,要是今年过年还不回来,那以后就都不要回来了。““对!过年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
禾嘉真是没想到,明明自己那么刻意的告诫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养孩子,不要在这样一个世道里把尼楚格养得太过离经叛道。但是谁的种就真随了谁,这事真没法子。孩子一撒出去就没影儿了,一年得有大半年不在京城,整个四九城里都野出名了。尼楚格第一次出门是雍正二年,新朝新气象,四爷虽然正经给先帝守孝,但平时的朝政和大小事务不能耽误。
这个一酌情那个一酌情的,最后守孝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就只有不进后宫不选秀,年节里不大肆庆祝。
吃食上多素少荤腥,不过也不能全素,毕竞御医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了,就四爷那工作强度要是一点儿荤腥都不占,身子扛不住。万岁爷的饭桌上见了荤,底下的兄弟们自然跟着开了戒,只要在府里别把动静闹得太大,便是御史也不会揪着这点儿小事不放。尼楚格是孙女,孝期一年半。守孝期一过她就找上禾嘉,问她额娘前两年说的许她出门的事还算不算数。
新帝登基,是一定要给底下这些兄弟们施恩的。但当初先帝为了把太子和直郡王的事解决,已经把年纪大点儿的儿子全一口气封到了亲王,留到四爷这儿就算是封无可封了。
各府里虽然有孩子,但孩子往后是要降等袭爵的,这种关乎嫡庶和家产的事不能乱来。除了直郡王府的弘昱,因着是长子长孙意义不一样,其他府里的孩子怎么封都不行。
封给嫡子,以后嫡子还能不能请封世子。要是可以,到时候又是世子又是贝勒,家里别的孩子能没有意见?就是当阿玛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说其他孩子就不心疼了的。
封给庶子?嫡子长子都还是光头阿哥,想要等封世子袭爵那也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现在庶子先得了爵位,这也是乱家的根子。四爷要真把爵位这么赏下去了,那不是施恩而是跟兄弟们结仇。所以四爷把一堆儿王爷叫到养心殿里,刚一提这事胤祉就先摆手。“皇上可千万别提这事,我府里那几个混账小子,我多得了一块好墨他们都一个个盯着谁都想要。”
胤祉不是卖乖,他这辈子就把怎么讨老爷子欢心给琢磨透了。现在轮到他的儿子来讨好他,那几个小兔崽子屁股抬一抬他就知道他们想拉什么屎。眼下好不容易新帝登基能过几年消停一日,府里有一点小东西小玩意儿,他们要抢也是小打小闹自己弹压得住。真要是给个贝勒贝子的爵位下来,看着吧,不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这都不算完。
胤祉这话听得一众兄弟们都连连点头,胤提更是直接跟四爷商量,说是想要提前把自己郡王的爵位传给弘昱,又因为弘昱本就是个贝勒,能不能俩爵位合在一起就别降等袭爵了。
反正那话说得又有道理又全是歪理,气得四爷藏在袖子里的手都直哆嗦。要不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呢,这辈子这些个兄弟确实没闹到你死我活的那个地步。
恰恰又因为大家都还讲情面,一个个的在面对四爷的时候,胆子是一个比一个大,要恩赏都挑肥拣瘦,这不好那不行的。再挑拣,该恩赏下去的还是要赏。说白了皇家和朝廷臣子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是拉锯战。宗室和臣子、近宗和远宗,都是在不断拉扯互相争夺和让渡权力的皇帝强势的时候朝臣示弱,皇帝不中用的时候内阁架空皇帝,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四爷不打算做孤家寡人,就得把这些兄弟们都用起来。说难听些,兄弟们哪天真反了他那也是肉烂在锅里,总不能让外人把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抢了去。而要用这些王爷就势必要施恩,恩要施到实处才有用。四爷跟乌拉那拉氏商量了几日,既然不能赏爵位给那些混小子,那就封郡主吧。王府嫡出的格格为郡主,贝勒府嫡出的格格为县主。王府庶出的格格为郡君,贝勒府庶出的为县君。
郡主俸银160两、禄米160斛,县主俸银110两、禄米110斛,郡君俸银60两、禄米60斛,县君俸银50两、禄米50斛。不算多,但值钱的是这个爵位。要知道很多老王府贝勒府的格格出嫁时,因着府里的爷们在皇上跟前没体面了,女儿的封号就是求不下来,只能以普通宗室女的身份出嫁,说的人家定的亲事,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尼楚格亲事还没说定就先成了郡主,身份什么的对于敦亲王府来说不要紧,三个孩子都是一个额娘生的,在这方面压根用不着花心思。她高兴的是自己有爵位了,这出门就更方便了。带足了家丁和侍卫,走哪儿就算遇上什么事了,郡主这个名头多少就是比格格更好用一些。第一次出门她自己也不敢去得太陌生的地方,就跟着巴雅尔往广州府去。如今广州的码头的吞吐量是一年比一年大,广州府城里听说有两条街都是自家的产业,隔壁两条是九伯府上的,到了地方怎么都不怕被人欺负。广州的风土人情跟京城区别很大,跟船下南洋的人多,从十三行码头上岸的洋人也多。
这些人多了风气自然更加开放,在京城的时候不缠脚的基本都是满人和汉军旗与蒙古人家的姑奶奶。
但广州好些好些人家都是要出海,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