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明王首辅 > 第1150章 鞑靼第一勇士

第1150章 鞑靼第一勇士(2 / 3)

大同总兵余林生亲自站在浮桥的桥头督促麾下赶紧过河,鞑靼的十万骑兵近在咫尺,这小子也焦急啊,也不知疑兵之计管不管用,要是鞑子不上当,这时候追上来,自己这五千还没过河的弟兄就死翘翘了。

好在有惊无险,半个时辰之后,剩下的大同军全部都成功渡河了,谢二剑悬着的心也随即落地,命令毁掉浮桥,趁着太阳还没下山继续赶路东进。沿着陵水往上游行约莫三百里就是香山了,如果一切顺利,在香山稍事休整,然后再沿着陵水往上游一百多里就能抵达杀胡口关城了。

话说自从三月十三那天收到雷钧的示警后,谢二剑便马上更改了行军路线,由东进改为往东南,同时派出一百人驱赶五千匹马,还驮上两千头牛羊往西去,一路上故意留下明显的痕迹,以误导鞑子的斥候。

结果鞑子的斥候果然上当了,还以为明军要渡过黄河逃往榆林呢,结果当他们追至黄河边上,只发现了那批牛羊,而负责赶马的一百名神机营悍卒早已经一骑双马,兜了个大圈逃回陵水畔跟主力会合了。

且说明军成功渡过陵水后继续赶路,就在他们离开半个时辰左右,鞑子的追兵就到了。

此刻正是夕阳西下,余晖把陵水近三十米宽的河面染得金蛇乱舞,滔滔河水汹涌西去数十里,最终注入黄河。

“巴泰将军,明军肯定是搭浮桥逃过河了!”一名鞑将指着河边残存的木桩,小心翼翼地道。

巴泰盯着宽阔的河面,胸口急剧起伏,喉咙里发出野兽护食时那般的低呜声,良久才吐出一个字:“追!!”

于是乎,十万鞑靼骑兵便隔着陵水往上游急追而去,很快便见到对岸明军的踪影了,顿时人人欢呼磨牙,可惜隔着一条河,鞑子就算把牙齿咬碎也飞不过去啊。

这时,对岸的明军自然也发现鞑子追来了,看着河对面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的鞑子骑兵,明军上下都捏了一把冷汗。

裴行谨那货艰涩地吞了吞口水道:“我的个乖乖,幸好咱们渡河了,要不然就惨喽,玛的,这些鞑子来得可真够快的,莫不成咱们的疑兵之计不管用?”

薛冰馨亦是暗暗心惊,同时对于谢二剑的冷静果决佩服万分,就差那么一点点,成功躲过了鞑子十万骑兵的追击,当初要是稍微迟疑……

谢二剑和戚景通此刻同样捏了一把冷汗,侥幸啊,要是刚才准备渡河时被追上,必然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不过,强敌就在对岸,而且全是骑兵,谢二剑可不敢掉以轻心,下令加强看守俘虏的同时,全军不眠不休,连夜赶路。

一路越往上游,陵水的河面便开始收窄了,幸而最窄处都超过十米,水也挺深的,鞑子的马根本趟不过河。

有一次鞑子一支先锋骑兵利用机动性跑到明军的前头去,试图搭起一座浮桥,幸好谢二剑机灵,派出神机营的弟兄隔岸跟随,发现鞑子停下来搭桥,立即就在对岸开枪骚扰,甚至用马上佛郎机炮轰,成功数次挫败了鞑子搭浮桥的企图。

三月十八日,谢二剑和薛冰馨等人终于率着明军抵达了陵水上游的香山,这时他们不能再走了,因为连日来赶路,早就人困马乏,关键那些伤兵再也经不起折腾,一路上重伤员已经挂了三四十个,再赶路的话,九百多名重伤员很有可能会报销一半。

于是乎,谢二剑下令全军在香山扎营死守,所有俘虏也全部关押在香山上。

幸好香山上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还有明军这次斩获了十数万头的牛羊,否则六七万人很快就能把香山吃垮掉。

就在明军在香山驻扎下来的同时,巴泰也率着十万鞑靼骑兵抵达河对岸扎起了营帐。

巴泰骑着马来到陵水旁,一对阴鸷的狼眼盯着河对面的山寨,咧开血红的大嘴狞道:“正好,一窝端!”

此刻的河对岸,薛冰、岑蓝和谢二剑等人也正举着千里眼往对面观察,当见到马背上的巴泰时,薛岑二女都禁不住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仿佛看到一头骑在马背上的巨兽一般。

没错,就是一头巨兽,巴泰不仅嘴巴奇阔,体形更是高大,比谢擎还要高上一两分,毛发旺盛,手背上淡黄的毛又浓又密,活脱脱就是一头进化未完全的野兽。

“此人应该就是俺答麾下的第一猛将巴泰了。”厉飞沙面色凝重地道。

话说巴泰率兵一路西来,还顺手扫灭沿途的马贼盗匪,厉飞沙无路可逃,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山寨的老少投奔了薛冰馨,所以此刻也在香山上。

谢二剑皱了皱眉,他在鞑靼的地盘混了两年,自然也听说过这个巴泰,之前听闻此人生吃人心肝还嗤之以鼻呢,只以为是哗众取宠,博取凶名之举,不过此时一见,谢二剑却是信了,因为他从河对岸那巨怪的眼中看到了狼一般的眼神,那种眼神他太熟识了,草原上有很多狼,大青山中也有,这两年他遇到过不少。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不过谢二剑丝毫不怵,狼他见得多了,也宰过不少,眼前这头叫巴泰的人狼自然也吓不倒他。

戚景通舔了舔嘴唇狞笑道:“看来咱们抄了俺答的本部老巢,俺答真的抓狂了,竟然把麾下最强的战将派出来截杀咱们,甚至带走了汗庭的十万骑兵,嘿

最新小说: 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 异界入侵?不慌,我在系统充钱了 从教导秦始皇始,吾大秦开国始祖 上交系统后,我带飞全国 哥布林重度依赖 华娱:从神雕开始做男神 失落的帝符 赎罪新约 暗影追风 千秋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