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哥结婚以后,贾颂再也不愿回家了,觉得抬不起头。
所以贾颂每次见到周自衡,总觉得不自在,对周自衡没什么好感。
要不是因为周自衡是农场的总场长,贾颂必须在面子上保持对周自衡的客气,贾颂真的不愿意搭理周自衡这人。
还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周自衡太优秀了,从小到大都优秀,是全院孩子的榜样。
小时候学习好,天天挨老师夸。
长大后在部队里表现好,提干的速度跟坐了火箭一样。
那时候贾颂还在上学,就经常听到院里的一些老干部经常说起周自衡,说周部长家那小子在新兵连当了班长,又提拔成连长、营长,一路高升。
那时候大院里的人见了周自衡父母,就不停的恭维,你家这小子前途无量啊,将来绝对比你走的远。
这些话贾颂都听的耳朵长茧了。
再后来就听说周自衡去了西南打仗,当时大院里的孩子去了好几个,周自衡的哥哥也去了,在前线阵亡了。
那时候经常会有阵亡的消息从前线传回来,所有人都替这几个上战场的人捏一把汗。
有的人没能活着回来,有的人活着回来,但是腿炸伤了,或者胳膊断了。
周自衡是个幸运儿,他不但打赢了战争,还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