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盛姣姣又往山坳里倒了些水,爬上土坡回到家里时,那些外村特意过来嚼舌根的娘子们都已经走了。
日头已经升了上来,村子来来开蒙的小儿郎与小姑娘们,蹦蹦跳跳的开始往齐家来。
第一天开蒙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由自家父母长辈领着来的。
但到了第二天,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来的了。
有些孩子手里还抓着一两个番薯,或者是生鸡蛋,进了齐家院子,就将手里的东西自觉的放到了灶房门口。
虽然孩子们手里拿着的东西并不多,可是十几个孩子加起来,也堆了小小的一堆。
盛姣姣见状,内心那一层柔软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
这些东西,比起上辈子别人献给她的奇珍异宝,简直不值一提。
但却让盛姣姣看到了十足的诚意与敬意。
于是她给那些孩子开蒙,便更上心了些。
第一天开蒙的时间会长一点,因为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教那些小儿郎与小姑娘们学私塾的规矩。
虽然不是正经私塾,连张筵席与书案都没有,甚至笔墨纸砚也都没有,但该学习的私塾规矩,还是要到位的。
到了今日,盛姣姣缩短了孩子们在齐家的时间,因为许多孩子还要空出半天的时间来习武,她教孩子们认识了几个常见笔划,与一两个简单的字,便让孩子们自行回家练习。
这算是给孩子们的功课。
目送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走远,盛姣姣刚回头,就见齐二娘子与齐大姑娘,正在整理那些孩子们送过来的各种玩意儿。
盛姣姣走过去,问齐二娘子,
“二舅娘,昨天村子里的人,送来的猎货呢?”
“在里头,怎么了?”
不等齐二娘子回答,齐大姑娘就指了指灶房,又抱怨道:
“这些猎货可太多了,都是死的,堆着又怕坏,我和你三个舅娘处理了一整天,才将这些猎货的皮剥干净。”
原本盛姣姣都已经迈步朝着灶房走了,听了这话,她又回头问道:
“阿娘,那些皮毛在哪里?”
见齐大姑娘指了个方向,盛姣姣便调转脚步,往灶房旁边走,在那边看到了一排正洗干净了,等着风干的皮毛。
她提着裙摆上前,挑挑拣拣了一块狼皮,摸了摸上面柔滑的灰毛,对跟了上来的齐二娘子与齐大姑娘说道:
“咱们虽然没有纸,但给那些孩子们做支笔,应是可以的。”
“我来我来。”
齐大姑娘上前两步,从盛姣姣的手中接过那块儿狼皮。
制笔她是会的,盛姣姣从小到大用的笔,全都是齐大姑娘自己制的。
因为齐大姑娘想让盛姣姣去上私塾,但是在治寿郡上私塾很贵很贵,里头的学生都是非富即贵。
所以齐大姑娘是能省一些是一些,于是从一个连笔都不会握的人,生生的制了十几年的笔。
所以盛姣姣一说要给来开蒙的孩子们做支笔,齐大姑娘马上就把这个活儿给接过去了。
盛姣姣跟在阿娘的后面走,来到她们那间屋子的后面,这里有个小土窑,是齐大姑娘专门给盛姣姣烧土陶笔杆子的。
“你跟着我干什么?快去看书去。”
齐大姑娘将狼皮铺在旁边的一块平地上,赶着盛姣姣。
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叫她养出来的姑娘是先生,齐大姑娘别提多得意了,自觉身份都比旁人高出了一等。
她现在可是先生的阿娘呢。
又听齐大姑娘一边忙着,一边对盛姣姣说道:
“你现在既然当了先生,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一定要多看书,多钻研,要自己先学好,才能把儿郎与姑娘教好......”
她觉得自己之前对盛姣姣是没有要求的,不管盛姣姣有没有学好,只要盛姣姣想去上私塾,齐大姑娘就送。
可是现在盛姣姣又当了黄土村的先生,那齐大姑娘就有要求了,身为先生的阿娘,她已经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
盛姣姣一脸哭笑不得,一面伸手帮忙,一面应着阿娘。
齐大姑娘一看,盛姣姣沾了一手的狼毛,嘴里“哎呀”一声,再一次赶着盛姣姣,
“你别在这里捣乱了,你看你的手,赶紧的走开走开。”
便是在这个时候,周氏站在前院儿喊了一声,
“大姑娘,快些来。”
齐大姑娘应了一声,拍了拍手上的粘土,去了前院。
等阿娘一走,没人管盛姣姣了,她便开始了放飞自我,捏了一小撮粘土,捏成了笔杆形状,想了想,坐在屋檐下的石板上,又用指甲在细细的粘土上,划了几笔竹枝与竹叶。
等她捏完了一支笔杆,还没等来阿娘,没办法,盛姣姣只能洗了手,离开了土窑,回到院子里。
齐漳的马在院子里,拴在了石磨旁的茅草棚里。
大哥哥回来了。
盛姣姣转身往齐家大房走,原想同齐漳打个招呼,正好听见里头齐老太太、齐大娘子、周氏与齐漳在说话。
这么多人,都聚集到了齐漳的房里,做什么?
盛姣姣的脚步一顿,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