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煌一句话说的郑弘毅脸色尴尬,但是不等对方开口,就直接离开,暗卫如今在河间城等地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河间城局势一直是南线三路大军之中形势最危险的所在,所以民心士气都非常低落,不光比不上沧州,甚至于就连时常和耶律人反复争夺的西线,百姓在河北绿林的带动之下,都是气势旺盛,而且得益于南线
三场大捷有两场发生在西线,所以军中士气更是空前高涨。
秦煌需要在此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除了鼓舞燕双行等敌后人马之外,更重要的是振奋士气,给百姓信心,让所有人都看到,在燕北,有燕军在拖着耶律人,在不断消耗草原气运,在为汉室江山夯实基础。
所以秦煌几乎是忙的脚不沾地,手下暗卫更是不间断前出各地,将消息迅速告知所有人,让百姓能够从中看到希望,让军中将士从中得到鼓舞。
“督军,本将决意打算近期试探一下耶律大山的深浅。”秦煌走后没几日,郑弘毅正式找到向清秋两人,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虽说怀化将军在北线独立支撑尚且能够打赢大战,但是耶律人势大,不能光指望燕军一家,否则的话我南线大军坐守城关,按兵不动,传出去的话百姓只怕还以为我们是见死不救,白白坐视燕军孤军奋战,到时候岂不是让军中情绪败坏?”郑弘毅这段时间确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光是军中将士,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郑家和帝都的那股无形的压迫让他喘不过气来,此时对于他而言,必须设法打赢一场,否则的话根本无法再待在河间城。
“不可,如今南北两线大战虽说被幽州阻隔,但是关联甚大,若是贸然行动,必然会连累整体战局出现变故,若是河间城失利,你打算如何防守城池?如何维持南线大局稳定?”向清秋被对方的话吓了一跳,急忙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不能贸然行动!”
“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找大都督汇报了。”郑弘毅没继续说话,但是那脸色却让向清秋心头一沉。
郑弘毅是早就准备好了,所以在和向清秋开口的时候,他的信使几乎是和沈勇同时来到沙必成跟前。
“大都督你看吧,郑弘毅若是一意孤行,应当早做准备才是!”沈勇直摇头道:“南线大局必须
维持稳定,才能让我家公子放手对阵北方大敌,若是出现变故只怕燕军一个照顾不到,势必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那耶律大山如今手中的兵马加上幽都留守人员,数量可不止十万大军,徐州军出城作战,是自废武功,断无取胜之可能。”
“他如今得到了山东兵马支援,手握十几万大军,只怕我的话他未必肯听,更何况如今朝中什么情势你也知道。”沙必成叹息道:“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了江西军府的兵马上前,正想着等到北线出现转机,正好可以趁势北上,若是被他一招打乱,幽都只怕绝对难以回去了,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耶律人的视线重新牵引过来。”
沙必成手中的兵马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少,所以他的大都督头衔有些名不副实,而且早期为了对抗陈凡,洪熙皇帝给了南线三路大军自行征战的权力,等于切断了他本人干预南线战场的临机处置的途径,此时郑弘毅虽然给他汇报,但是他却没办法能够阻挠对方出兵。
“事到如今,还是赶紧上报朝廷吧,大都督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派遣大军前出定州以南和深州境内,防止河间城一旦出现变故,从而让南线大势无可逆转!”沈勇定了定神,转而道:“事到如今我也立即联络李长龙做好准备,同时通知督军他们,若是事有万一,就设法撤出来和大都督汇合。”
沈勇这边在和沙必成采取行动的时候,向清秋在见到无法劝说郑弘毅放弃想法的时候,只能开始按照最坏的打算去应对,一面飞速上报朝廷,一面将自己从帝都带过来的人手分布城中,准备在徐州大军前出之后留下来坐守城池。
“清秋,看起来,这南线最大的变故快要开始了。”孟长云叹息一声之后道:“你我如今手中只有三万禁军,而且还没经历过什么战事,一旦事不可为,只怕难以胜任持久守护河间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