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冉闵对石涂有信心,石涂也没有让冉闵失望,当第二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时候,襄国城里原本的皇城,最后一处火焰熄灭了,整个皇城里只是处处升腾袅袅青烟,配合着青烟而起的,还有一声声惨叫!
石涂麾下的士兵们在补刀,对于受伤倒地的羯人,石涂实在是找不到理由为他们疗伤,最仁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不用再经受直接丢进火坑或则是埋进万人坑的苦难,简简单单一刀送上西天足数。
其实冉闵还真是想将后世那篇《杀胡令》重新修订修订然后让李志飞去发表,署名权自然是他冉闵的,但一来那《杀胡令》不知是后世某位爱国仁兄所创,如此剽窃多少让冉闵感觉有些理亏,二来就是那《杀胡令》当中的行文语法实在是不符合当今潮流,若是流传到后世再给人考据出他冉闵是个穿越者,岂非又给华夏历史留下一个悬而不决的悬案?
所以冉闵心中哪怕是很有这种想法,最终还是熄灭了这层火焰。
直到整个襄国城都全部落入冉闵军的控制,哪怕是石涂自己都有些惊讶,诺大的一个襄国城,竟然就这样落到了自己手中!
按照冉闵的命令,天色未亮的时候,石安火就带着他的法兰西雇佣军,还有大量冉闵承诺的赏赐,喜滋滋的离开了襄国城,向着北平城进发。北平城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从崖山密谍方面传来的消息,燕国好像已经平复了在北海郡遭受的巨大创伤,又在冉魏的东北方向蠢蠢欲动起来。
当然,燕国那边恐怕到现在都还不清
楚,事实上冉闵名下的这个冉魏王朝,已经有了跟燕国和赵国分庭抗争的资本。超过百万的人口基数以及三十万的兵力,即便是让燕国举国来攻,没有足够强健的牙口,最终也只能落个血本无归。
而燕国事实上现在拥有的兵力总数也就是五十万,还是号称。原本燕国号称是有上百万兵力,但其中至少有二十万的步卒,在北海跟石斌硬憾当中损耗了,如今留下来的五十万兵力,几乎都是鲜卑铁骑。
倒不是说鲜卑铁骑就不够强大,只是谁都知道,骑兵在攻城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大。即便燕国现在抓紧时间招募训练,那也要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才能勉强算是可用之兵。
所以燕国现在虽然有些动作,但若是这要跟冉魏作战,光是那武装到牙齿的北平城,就是燕国人无法应付的。
若是再说的深远一些,因为冉闵在渔阳城跟宇文部落达成的协议,就是要共同针对燕国。对于宇文部落,尤其是现在的宇文部落来说,慕容燕国的地盘更有莫大的诱惑力,比起南方中原的地方,宇文部落更喜欢现在慕容鲜卑的地盘。
更重要的是宇文部落现在不敢得罪冉闵,因为他们大至武器,小到食盐茶叶,都是从冉魏采购交换,若是将冉魏得罪了,怕是宇文部落的士兵就再没有可用的兵器,吃饭也没有了盐味儿。
冉闵只是用北平危机这个借口将石安火以及法兰西雇佣军打发走而已,因为当天色转亮之后,面沉如水的原襄国城城守大人李志飞,就带着一票彪悍的士兵,重新进驻了城守府,
宣布他仍旧是襄国城的城守,与此同时,也下达了他重新担任城主之后的第一道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不仅仅被人抄录,在襄国城城门、街头巷尾张贴,更是成了如今驻扎在城里那些汉人士兵的口号,巡逻的士兵边喊边走,若是看见胡人敢于违抗这条命令,那些巡逻兵就会口诵此话,然后有若神助一般上前将那胡人抓捕,若是在抓捕过程当中那胡人出手反抗,不用等到上级命令,已经心中有数的巡逻队士兵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其诛杀!
而因为宣布这条命令的人是曾经襄国城城守李志飞,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条命令也就仅仅是在襄国城范围之内才有用。
但就算是只在襄国城范围内有用,也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过去的襄国城是赵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居住在襄国城里的羯人众多,可是等到石虎迁都之后,大多数有名有姓的羯人,自然而然的是跟着“老板”一起去了邺城,留在襄国城本地的羯人,大多还是档次不够的一些家伙。随着有钱有势的羯人们离开,闲置出来的地方,自然就会有人去补充。
当初石虎迁都之后,襄国城着实空了一段时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襄国城这样良好的城市基础建设,仍旧引来了不少人入住,这其中最多的还是汉民。倒不是说汉民的数量就真正的占据了优势,只是因为有本事的人,都会跟着皇帝的脚步行动,混进邺城怎么也比留在襄国城好吧?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潮,所以也导致如今襄国城里汉
人总数是超过胡人的。
而李志飞颁布的这条命令,无疑是让襄国城里的那些汉人们放下心来。
紧跟着,李志飞又在冉闵的命令下,开始在襄国城境举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这场如火如荼的活动,直接导致了襄国城近三十万汉人对冉魏王朝的归心。别的不说,光是那证明田地所有人的地契,上面那红鲜鲜的“魏”字,就足以让三十万分到良田的汉人衷心的拥戴。
而胡人是没有资格分到田地的,冉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