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待的时间久,等待接见的日期是遥遥无期,可冷无德又不能不在这里待下去,如果圣旨传不下去,他回去也交不了差的。如果是平时还好,可以说对方抗旨不尊,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啊,南城正在闹反叛呢,他如果连个圣旨都传不下去,这掌事的太监,这钦差的活儿也做不成了,弄不好可能还会被罚去扫地呢,那样的话他可不想干,毕竟自己从一个年轻的杂役太监好不容易熬到了管事的位置,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在玄城这半个多月虽然待得挺难的,连吃饭都成问题,毕竟是上京来的,还有点儿知识水平,这里的人需要老师的人太多了,每天都可以接到单,吃穿是不用愁的。就这样生活在这里吧,冷无德怎么可能呢,他可是不想做一个平民的,在宫里受一帮小太监捧着,还有主子给赏钱,每天过得无比滋润。
在玄城这里他们一行人人生地不熟的凭借着教人识字混个温饱。现在是需要老师,等一段时间之后人人都识字了,也教人识字的活也就没有了,到时候不得饿死街头啊。难怪北玄从立国之初就施行文字禁令,原来闹得这出啊,不仅可以愚民,还可以让少数掌握文字的人为所欲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招够损,够缺德,只是让那帮当初觉得此法万世不倒且天衣无缝的人没有想到的是后世会出现如此让人混乱的局面,不仅内部问题处理不了了,连外部也经常受到欺负,而且欺负自己的还是曾经的蕞尔小番国呐,这是多么的讽刺啊,愚民的后果就是可以让一个强国积贫积弱。
冷无德是没有太多精力感慨的,他只有时候想到自己的此番受到的白眼后才临时生出的感慨罢了。
这天冷无德按约继续来到城外的南边的小黄庄村,这个村子离城墙有三十里地,集中住着的人有一万多人,这里极度缺乏老师,虽然玄城已经派出了十来个老师,可还是缺。毕竟现在玄城的政策是利于普通人的,他们虽然干活很苦很累,可一想到一年后可以免税或者少交税费,一个个的劲头十足。有些家里人口多的,几十人一起围着一个老师学习识字,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学,像极了一群刚启蒙的小学生。
大黄家在村子东头,大黄今年有七十岁了,虽然年纪大,却还挺精神的,腰不疼,腿不酸,每天还在家里给儿孙们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家是四代同堂。六个儿子,二十五个孙子,十个孙女都嫁人了,孙子也娶上了媳妇,而且还有三十几个重孙子重孙女,最大的重孙女也有十来岁了。这样一家子,真可谓是人丁兴旺。别人家对女儿不好,他们家对女儿是非常好的,毕竟儿子多,娶不到亲可以换亲,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彩礼。
大黄的家算得上是独自成长的小型村落吧,一家人百来口人,孙媳妇也都怀孕了,眼看明年就要交人头税,还有文盲税,据说还有罚款等,平时交易的时候要交交易税的。这样一算下来,不说其他的,就文盲税一年一家人就要交七十几块下品灵石,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大黄是个节俭持家惯了的人。虽说这些税看起来合理,可要是一家人全都识字了,那么一家人以后做事情就不要再花冤枉钱去请先生写各种帖子之类的了。平时请先生写各种帖子和文契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一家人中的十五岁以上的人都学会了一些九章算术,那么到时候可以参加村里的考试,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免交人头税,还可少在交易税中少交一成。看起来这钱不多,一家人这么多,一年下来交易税累积下来可不少,起码得有几百下品灵石吧。
自己一家人住在村边,不在集中的地方,也就没有办法跟大家一起去上课,前一段时间家里的小孩天天去上课,回来晚上再教父母学习,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时间,也学会了不少字,但还是差了太多,于是想着请个先生在家教自己一家人,可现在的先生是稀缺人才,到处都在找先生呢。大黄一家人也是到处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天前遇到一个来家里在讨茶水喝的白净先生,聊了一会儿天,闲聊中得知这人叫冷无德,而且还是上京那边来办事的,因为办事不顺,所以出来走走。主要是这个人识字,一笔字写得十分得劲。大黄就有了请他当都师的想法,刚好冷无德在公开场合给别人教书识字有些失体面,在这个单独的小院落里,教书识字没多少人知道,他也就欣然接受了。并谈好了价格一天半块下品灵石,这个价格不欺负人,相当的合理,三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几个妇女识字,是一项大工程。
十来天下来,眼看着一家人的识字越来越多,大黄是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心想着这样一家人要是一年后免了文盲税,还可以少交七成的人头税,这笔买卖挺划算的。自己也是从生下来大字不识一个,可现在也能看得懂黄历了,这可是一个大转变呀,以前请人看黄历都是坐在旁边瞪大着眼睛既羡慕又恭敬的,现在自己能看懂了,以后就不用求人了,也不用准备厚礼请人了。这心情一时间好得不得了,整天嘴都合不拢的。
这天冷无德又来给大黄一家人授课,授课之余跟大黄坐一起喝茶聊起了关于大家这么积极读书的事。
“真是没有想到啊,我在上京的时候看到的是大家都像个没事人一样的过着悠闲的生活,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