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历史军事 > 大宁异姓王 > 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改代赈

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改代赈(1 / 2)

轻轻吐出一口气,林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其实,推行改稻为桑的政策和赈济灾民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一并解决!”

“如何一并解决?”

刘名举立刻追问道。

“以改代赈,两难自解。”

林旭说出了八个字。

“以改代赈,两难自解……”

刘名举点了点头:“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这个法子能执行得下去吗?”

林旭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其实,之前宋、冯等人的法子,也可以说是以改代赈。说白了,就是从老百姓手里买田,然后再统一种上桑树。只不过,他们想趁着水灾,低价从老百姓手里买田,层层盘剥,大发灾难财,这就太卑鄙无耻了,而且弄不好就会激起民变!”

“所以,想要以改代赈,关键就在于一点,那就是要以正常的价格从老百姓手里买田!”

“另外,也不能逼着所有老百姓买田,对于那些不愿意卖田的老百姓,可以把粮食借给他们,但是要签一份协议,要求他们在洪水退去之后,在田里种桑树。”

“如此一来,这两个问题不就全都解决了。”

听了林旭的这个方

案之后,刘名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老百姓把田地卖了,那么到手的粮食总有吃完的时候,到时候老百姓该怎么生活呢?”

“很简单,在江苏大面积改稻为桑之后,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百姓可以到桑田里劳作,也可以到纺织作坊里做工,然后按月领取薪俸。”

“先生的意思是,让这些百姓去做佃农和帮工?”

“从表面上来看,跟佃农和帮工的意思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什么区别?”

林旭简单的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解释道:“佃农给主家种地,一般都是收成之后,上交给主家一定比例的粮食,也就是租子,一般是三成,再交一定比例的赋税,一般是两到三成,剩下的那点儿粮食,才是全家人的口粮。”

“这点儿口粮,就算是丰年,连一家人的吃喝都未必能够满足,更别说有剩余了。如果遇上灾年,田里歉收,那么他就没有余粮度过难关,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成为流民。”

“但是,我说的这个上工就不一样了。”

“上工的人简称为工人,这些工人不用交租子,也不用交赋税,当然

,田里的收成也不归他们,但是他们可以按月领取薪俸。这些薪俸除了足够他们一家人吃喝之外,只要没有什么特殊的花销,一般还能有剩余。”

“总体来说,这些工人的生活水平,绝对要比以前高上很多。”

听了林旭这番话,刘名举不禁是大感意外!

虽然刘名举并非思想守旧之辈,但毕竟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商人,对于做工的伙计一般都压榨的非常厉害,所以对于林旭所说的这些,他根本无法完全理解!

如果做工的人要比种地人过得还要好很多,那谁还种地啊,都去做工岂不是更好?

看到刘名举惊讶的表情,林旭就知道,刘名举不太相信,或者说不能理解自己所说的这些,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他是以现代商业思维来描述的这件事,可是大宁朝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样的事,自然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的话,那么东家岂不是要很亏?东家能同意吗?”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刘名举问道。

“采用这种方式,其实就相当于是东家把所有生产资料都集中在一起,搞规模化生产,这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再加上丝绸的利润这么高,所以东家是不会亏钱的,给工人的薪俸高,无非就是东家少赚一些罢了,这也算是共同富裕吧!”

林旭解释道。

“共同富裕……”

听到这个词,刘名举不禁是乐了:“这可还真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林旭也微微一笑,虽然他对于万恶的资本主义丝毫没有好感,但资本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资本只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所借助的一种形式罢了,要是不把生产资料集中在手里,那就很难规模化的创造财富。

但他绝对不会剥削那些为自己工作的人,相反还会让那些人全都过上不愁吃喝、免费读书、免费医疗的好日子!

就像他刚才说得那四个字一样:共同富裕!

刘名举又品位了一下林旭刚才的这番话,忍不住称赞道:“我没有看错,先生果然有破局之法啊!”

林旭的嘴角却泛起了一抹苦笑:“刘大人就别夸我了,其实这个法子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想必刘大人也一定能想的到。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关键在于一点,那就是银子!”

“那么先生觉得,想要办成

这件事,得需要多少银子呢?”

刘名举询问道。

“这个我一时也说不清楚,但是粗略估计一下,起码也得大几百万两银子!当然,这还只是计算了那些受灾的田地。”

林旭简单盘算了一下,说道。

听到

最新小说: 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 我在租界做巡捕 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腹黑女帝的第一宠臣 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开局要禅位,朕后悔了 晋庭汉裔 亚历山大四世 我的岳父是崇祯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