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67章 一出大戏上演,开场曲刘知远诸宫调

第67章 一出大戏上演,开场曲刘知远诸宫调(1 / 2)

朝堂上,则包括了各部尚书、翰林学士及中书省官员,以及那些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建立大明王朝的功勋贵族。

戏台早已搭建完毕,只待好戏开场。

此时此刻,君臣齐聚,宫中自然准备了丰盛的佳肴。

但朱允熥记得自己在深夜被召见至乾清宫时,当着朱元璋的面承诺过要亲手做些美食,这个承诺他可不敢忘。

仰望天空,已是黄昏时分。

朱允熥猛然高声喊道:“我的蒜末呢?”

才从屋里取来满满一盆蒜末的侍从,连忙把盆子捧到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没多说,只是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他端着盆,另外一手握着刀,走到一旁。

只见他手中的刀轻轻一划,就将烤得外皮微焦的茄子剖开,茄子肉随即松散开来。

朱允熥手法娴熟,将蒜末均匀地洒入茄子的裂缝中。

此时,前方传来戏班的锣鼓喧天。

朱允熥眉角一扬:“去,把我烤好的东西全送到前面去,你们几个留在这儿盯着火候,烤好了就马上给送到前殿。”

说话间,他已经处理好了面前几十根茄子,放下盆和刀,解下围裙,大步流星往外走。

东宫前殿。

宫廷内外的贵族们已经坐满了。

靠墙边,一座戏台早早搭建完毕,静候好戏开场。

朱元璋带着家人与群臣分列两侧,已经开始相互邀酒,气氛渐浓。

戏台上,装扮得五彩斑斓的伶人们吹响了序曲,乐声悠扬。

角落里,东宫守卫、亲军羽林卫冯永逸心中满怀壮志,双手紧握,脚下步伐不停,神色凝重,显得心事重重。

刘远的金子,他收了。

三爷的地契,他也接了。

西城淮宁大巷那第五间院,比羽林卫百户官刘远口中的“刚好够住”还要宽裕许多,宽敞明亮,气派非凡。

前后两进的院子中,前院除去厨房杂屋,尚有三间房舍。

后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加起来十几间屋子。

冯永逸首次携家带口踏入时,心中激动如潮,感激之情汹涌澎湃。

三爷对他的恩情,没话说。

然而,这些日子左等右盼,却未等来三爷私下单独召见,甚至连一句传话都没有。

难道三爷的帮助,真的仅是因为同情他的家境吗?

思来想去,冯永逸连连摇头。

三爷出手,绝不只是为了拉他一把,让一家人住进大宅院这么简单。

但冯永逸心里,仍然纠结挣扎。

身为羽林卫的一名小旗官,他手握皇命,被派驻东宫,直接服务于二爷。

但是……

三爷对他掏心掏肺,虽不曾明说半分期望,但他内心深处,怎能不涌动着报恩的念头。

而今,每回踏入家门,老母亲总要絮絮叨叨,提醒他铭记这份恩情。

他更是重金为老父亲搜罗上等药材,眼看着老爷子一天天硬朗起来。

儿女们欢天喜地,各自住进了崭新的房间,日复一日,笑容就没从他们脸上消失过。

就连夜深人静之时,与他共度风雨数载的妻子,也常常感慨。

变化太大了。

心事如山的冯永逸,脚步一顿,低头望向那搭建完毕的戏台,眼神逐渐暗淡下来。

今天,他察觉到这个戏班子似乎藏着些不寻常的秘密。

只是这到底是福是祸,他心里没底。

此刻,戏台上已响起戏曲。

曲目是《刘知远诸宫调》,述说着五代时期,后汉皇帝刘知远在逆境中与李三娘结缘,从军发迹,终成帝王的传奇。

若忽略刘知远登基后的辉煌,这故事倒有几分像极了大明朝朱元璋与马皇后。

确实是场庆祝开场的好曲目。

那歌声婉转千回,如莺歌燕舞,引得满堂观众掌声雷动。

就在这时,冯永逸眼角余光捕捉到一抹身影。

是三爷。

他一咬牙,一跺脚,仿佛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

深吸一口气,冯永逸目光凌厉地扫视四周,见二爷和太子妃正端坐于太子身旁,心神稍安,再无顾虑。

他隐秘身形,悄然无声地朝前挪去。

……

“在那繁华风月排行榜,我独占鳌头,风采无双……”

……

东宫之内,丝竹之音缠绵悠长。

朱允熥手持湿帕,轻轻擦拭着双手,眼角余光扫向戏台。

此刻,台上正演绎着元曲大师关汉卿大作《一枝花》。

戏中主角正高歌第二篇章,述说着自己作为风月场上的老将,能在佳丽群中引领风骚。

初听之下,似乎是在歌颂那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的绮丽生活,

但随后曲风一转,化为对时俗偏见的讽刺与不屈精神的颂扬。

朱允熥的登场,尽管静默无声,却自然而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说起来,他才是今晚戏台上下真正的焦点。

淮西之地出郡王,这在国朝历史上前所未有。

众人心里明镜似的,未来朝局的微妙变化已

最新小说: 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 我的岳父是崇祯 我在租界做巡捕 大明:不装了,我是你爷爷朱元璋 晋庭汉裔 腹黑女帝的第一宠臣 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亚历山大四世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开局要禅位,朕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