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秦王?
派他去浙江道赈灾?
詹徽等人不由得犹豫起来。
朱元璋接着道:“老二虽不入咱法眼,但镇住浙江道那块地界还是够格的。再让皇太孙和汤醴做副手,一块儿过去吧。”
朱允熥一愣。
皇爷爷竟没有驳回他的请求。
他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可怜的二叔,又得当背锅侠了。
皇城太庙中。
“呵欠……”
虽说不用再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反省,可朱樉每日还得抄写经文自我反省。
这会儿,他无缘无故打了个喷嚏。
……
殿内,詹徽等人大感意外,皇上在指派秦王督办浙江道的救灾事务后,竟也让皇太孙一同前往。
而汤醴早就接旨回京。
自从李景隆成为征倭将军,率兵出海,中军都督府便由他接管了。
这次,恐怕是打算让他在那里坐镇浙江都司。
朱允炆一脸喜色,“允熥遵命。”
朱元璋瞥了眼朱允熥,朝詹徽等人摆摆手。
“都去忙吧,钱粮要尽快送去浙江,别让老百姓饿着冻着。”
众臣连忙鞠躬告退。
众臣一离开,朱元璋目光就落在朱允熥身上,抬脚轻轻踹了他一下。
“这回咱可是按你的意思来了,别给咱搞砸了。”
朱允熥憨态可掬地笑了,“皇爷爷别担心,孙儿明白国家大事不能随便改动,得稳扎稳打,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再起波澜。”
见朱允熥说得一本正经,朱元璋露出了笑容。
朱标嘴角微挑,“你皇爷爷的话都听见了吧,这次是你二叔负责浙江道的救济事宜,一切都得听他的安排。这担子,也只有他挑得起。”
与此同时,太庙中,又是一声喷嚏响起。
朱允熥点头应承:“允熥明白,一切都听二叔的吩咐。”
答应过后,他又转向朱元璋。
“皇爷爷,允熥觉得这次给浙江道的救济钱粮,最好是从京城通过水路和海路送去。现在江南下大雪,陆路不好走,要是照常运送,恐怕得多费不少力气和时间。”
此刻,朱元璋的心思还缠绕在摊丁入亩,官绅同制,严管商税上。
见朱允熥又提出建议,眼神淡然地投了过去。
“你小子又琢磨出什么主意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允熥觉得,为了避免有人对救济钱粮动手脚,不如派锦衣卫从水路押运粮食。台湖各府,以及杭州等地,都可以直接通过水路送达,分六路进行……”
“六路?”
朱元璋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盘算着。
朱允熥继续道:“这样不仅能更快把救济物资送到百姓手上,而且避免了从官道进入浙江后,还需从杭州府再次分发到各地。”
“既省去了不必要的开销,也缩短了救援的时间。”
朱元璋并未立刻回应,反而将目光转向了一旁颔首的朱标。
随后,笑道:“你身为监国皇太孙,又是这次浙江赈灾的副手,自己做决定就好,去找你二叔商量落实。”
朱允炆满脸笑容的应声,大步流星地离开大殿,前往太庙。
殿内,朱元璋的视线又回到了朱标身上。
“这小子成熟了不少,懂得在地方推行改革时,得有强硬手段做后盾。”
朱标无奈摇头:“浙江眼下还是应优先解决灾情,改革之事需慢慢来。倒是今年宫里的春节,怕是会少了那小子的身影。”
朱元璋摆了摆手:“民不安,我朱家怎敢团圆?”
这话掷地有声。
朱标望向朱元璋,话锋一转。
“至于驿站改革的事,若非今天赵勉提及,儿臣还不知,仅仅在直隶和六道试点,就能带来如此丰厚的收益,足以支撑整个浙江的救灾所需。”
“继续推广吧,既然已见成效,全国的驿站都应如此改革。这小子处事越来越稳健,懂得循序渐进,这次就让他在浙江道先行尝试。”
“咱们盯着,一旦成功,看谁还敢站出来反对。”
突然间,大殿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
辽阔的海面,冷风如刀割般刺骨。
一支声势浩荡的舰队,囊括了几十艘战舰、运兵与粮草的巨船,正悠悠驶入江口海湾。
海浪翻滚,船上甲板上的人影也随之跃动,时而浮现,时而隐没在波涛之间。
在甲板的最前端,四人挺立,凝视着前方人声鼎沸的码头。
其中一位,身着华丽的亲王常服,外披一袭狐裘大氅,此人便是秦王朱樉。
在他身旁,朱允熥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
而另一位同样全副武装的是夏原吉。
最后一位,则是一身铮亮铠甲的汤醴,刚从边境回京不久,如今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
随着距离杭州府钱塘江码头越来越近,朱樉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喜悦。
显然,他对长时间的海上漂泊已感到厌倦。
“终于快到了,我这身子骨可经不起再折腾,之后的事,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