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都市言情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422章 航拍中国VS航拍美国

第422章 航拍中国VS航拍美国(3 / 4)

去云省抢……

为了杜绝这种不合序现象,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将不同甘蔗产地作了行政上的划分,禁止糖企抢原料,从而形成了一种像「片区警察」式的管理格局。

与此同时,各糖企的原料来源格局基本板结化。

祁子文在资料的最后还给出一句分析,「国内整合的难度很大,集团找不到切入糖业的契机。」

「这小子,还会自己分析了。」郭阳嘀咕了几句。

如果从现有的国内糖业格局来看,嘉禾确实找不到插手的空间。

甚至于嘉禾最擅长的种子,也由于天禾过往没有类似的研究基础,国内也缺乏足够多的种质资源,导致祁子文等人也对此没有信心。

但郭阳有挂啊!

甜菜和甘蔗……

郭阳心神沉入了种子商店,上次育种后还好还剩了几百点自然能量,而且还要时间搜集种质资源。

培育两个有竞争力的品种足够了。

甜菜好解决。

有难度的是甘蔗。

想了下,郭阳打开了邮件,开始给陈燕秋编辑信息,让其在巴西等地注意搜集甘蔗的种质资源。

忙活了一阵,郭阳才算是空了下来,他没想到即使自己不在办公室,想的事情依然是处理工作。

第二天一早,郭阳在微光公司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连夜赶来的付秋雁和导演余乐。

余乐2000年毕业于闽省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就踏入了纪录片行业。

近10年时间,这位闽省籍导演拍过的纪录片并不少,拿过的奖不在少数。

但严格算起来,他手里还没有过大型航拍作品,不过国内也找不出两个有航拍经验的导演。

此时,办公室里,余乐面对嘉禾的老板,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一开始,知道是嘉禾找他拍摄航拍纪录片时,他没有过多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在影视创作中,无人机还是个新鲜的玩意,但沙海农牧在《百万森林》纪录片中却广泛运用。

而如今,嘉禾想要拍一个更宏大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只是听名字,他就知道这个项目了不得,而且,在来京城的途中,他就听付秋雁说嘉禾老板已经打通宣传部和央视的关系。

这就让他更加确信,这个项目很大。

如果拍好了,可以吃一辈子的那种。

郭阳也在打量着余乐,留着斜刘海,一个30多岁的普通青年,看不出有什麽特殊的。

沉吟了会儿,郭阳直接开始了提问。

「如果以航拍中国为题,这就涉及到34个省级行政区,可说的故事包罗万象,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讲什麽?如何去讲?」

这个问题是郭阳昨晚深思过的。

华夏文明太宏大了,各个省又有各自的文化历史丶人文故事,可以选择拍摄的主题很多很多,让人难以取舍。

想拍好并没有那麽容易。

而郭阳有后世的纪录片做参考,用这个问题进行初步面试,就能看出一个导演的水平,或者说适不适合这个项目。

余乐也有些意外郭阳能问出这麽有深度的问题。

航拍比之传统影像手段中的『大全』更大丶意境也更强烈,但大多时候都是进行环境交代,却难以承担叙事功能。

讲什麽?如何讲?

对于一部系列纪录片来说,可能每一集都是让人头疼的东西。

但他也早有准备。

余乐想了片刻,开口道:「我暂时有三个方面的创作核心想法,一是影像主体的改变,二是个体故事的宏观维度,三是视听元素的互补。」

郭阳挑了挑眉,什麽乱七八糟的,「说通俗点。」

余乐笑道:「这就需要回到航拍本身去分析,航拍的对象是大地,最显着的就是地理地貌,所以大地是影像主体之一;

而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所以人是另一大主题。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出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具有极强的符号感,是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青海河湟谷地与陇省东部地区同为黄土高原,因气候不同,农耕方式也不同;长江三角洲与桂省漓江都以水做串联,丘陵与喀斯特地貌也造就出不同的生活习惯;

另外,人对于山川大地的改造最为剧烈,占比最大,如晋省能源丶古建筑,鄂省三峡大坝等。

以上这些,就是影像主体的改变:大地与生命。」

这次,郭阳认真回忆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这小子还是有点水平的。

接下来,余乐又说了说个体故事的宏观纬度。

大意就是用数量不等的独立故事组成每一条线路,突出时间与宿命。

到这儿的时候,郭阳已经认同了余乐。

等其说完第三点视听元素的互补后,郭阳再没有任何疑虑。

画面丶配音丶音乐丶音效等元素也是航拍中国成功的关键。

能在短时间内说出这两点,余乐是有纪录片水平的。

但郭阳想了一会儿,开口道:「影像主体除了大地和人以外,其它生命也可以作为主题之一。」

余乐若有

最新小说: 花港物语 林清屏顾钧成 古武大佬在六零 闪婚娇妻:禁欲大佬夜夜无眠 我养的小情侣又在玩什么? 舔狗十年,我抽身而退她却疯了 肌肤之亲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你不是说拍完必亏的吗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