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464章 天听惊姻缘

第464章 天听惊姻缘(3 / 4)

,那才算合乎身份,相得益彰。

……

不说王夫人在那里想入非非,保龄侯李氏今天虽甚是失望,但毕竟事出有因,也就不好说什麽。

贾母对这侄媳妇也有些歉疚,又和李氏拉扯了不少闲话,王熙凤也在一旁插科打诨,气氛又慢慢缓和过来。

在贾母身后伺候的鸳鸯,目睹事情整个过程,对史湘云和贾琮的亲事没成,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她倒是在荣庆堂,见过那位甄三姑娘一面,不过对她的小心思来说,那终究是个陌生人,那有史大姑娘这麽亲近。

……

李氏见贾琮方才面对祖母的训斥,面不改色,侃侃而谈,只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消弭乾净,乾脆利落之极。

如今就像没事人一样在旁陪坐,小小年纪,这等气度场面,实在奇异。

也怪不得他年未过舞象,能做出怎麽多大事,心中又不仅为自己侄女湘云感到惋惜。

她心中失落,笑着对贾母说道:「姑太太有福气,养出来孙子也有福气,琮哥儿这般了得,又被宫中看重,将来只怕封侯拜相都是有的。」

贾母摇头说道:「你可不要拿话捧坏了他,他只是个晚辈,又经过多少事,那里经得住这些个。

他这等年纪就有了这般爵禄体面,已经是天恩地厚,不能再过于奢求,一人在世,福运自有定数,以后细水长流,才是常理。

我活了这些岁数,多少见过些事情,心中还是清楚,再没有这样的道理,他还能每天升官,把这天下好处都占了不成。」

李氏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要告辞回去,今日虽亲事没成,总算还没太失了脸面,自然见好就收。

……

这边贾母正要王熙凤送李氏出府,贾琮也准备起身返回东府。

突然见晴雯急匆匆进了荣庆堂,俏脸有些红扑扑的,似乎来时走的急了些,她先向贾母行了礼数。

便对贾琮说道:「三爷,东府来了宫中的内官,说是要给三爷宣旨,请三爷赶紧过去接旨。」

王熙凤陪着李氏刚要出荣庆堂,听了这话也吃惊的停下脚步。

贾母也一脸诧异,李氏却回头喃喃说道:「莫非真来了赐婚诏书。」

贾母听了也一脸震惊,说道:「这事前头都没信,也不至于快成这样吧。」

贾琮不敢耽搁,带着晴雯快步回了东府。

这会子李氏也停下脚步不走了,不管是心中好奇稀罕,抑或多少有些不死心,留下听一听这事的最后真章。

倒是王熙凤想到老太太没把亲事做成,心中必定很不自在。

便在旁边凑趣说道:「据我看不会是赐婚,要是赐婚,那天老太妃给琮兄弟赏了如意,早就会赐婚,不会等到如今。

琮兄弟不是刚在金陵破了大案,立了功劳,说不定是宫中给的封赏?」

贾母听了王熙凤这话,心里没有多了自在,反倒生出膈应。

刚才自己一副老于世故,说贾琮这等年纪,有了这等爵禄体面,已是天恩侥幸,那里还能再轻易加官进爵。

自己的话不过刚秃噜出嘴,宫里就下了圣旨给封赏,岂不是又活活打了自己的老嘴。

贾母想到这些,心中多少有些尴尬,自让鸳鸯跟去东府,看看圣旨到底说了什麽究竟。

……

大周宫城。

甄芳青的马车到了午门外,向宫内传信进宫,便在宫门外安静等候。

她从神京出发,日夜兼程奔波,只想早日赶到神京,弱质女流,身体劳累疲倦,甚至都没精力多做遐思。

如今身临午门,望着高高宫墙,心中担忧却愈发变得凝重,也不知老太妃如今到底如何。

只是历来宫禁森严,非宫内之人入宫,各种手续十分繁琐,即便甄芳青幼时,曾在宫中居住教养多年,同样少不得半点规矩。

守门禁军看过甄芳青当年带出宫的腰牌,转呈负责入宫管辖的御马监,由御马监誊录传递入宫信息。

又在宫内十二监相关司堂传递手续,耗费不少时间,最终报内侍副总管郭霖,得到首肯之后,御马监又传讯清和宫。

甄芳青在午门等了一个多时辰,才有清和宫一个老嬷嬷,带着两个小内侍,过来接甄芳青入宫。

一路上甄芳青听那老嬷嬷说,昨夜老太妃曾昏厥过一次,虽被太医急救回来,如今看着暂无大碍,心中更添几分忧惧。

不过事情还算没有最糟糕,眼下甄老太妃情况还安好。

甄芳青一路跟随老嬷嬷进了清和宫,又进了甄老太妃的寝居之地,见到宫娥正给老人喂过参汤。

忍不住双眼红润,说道:「芳青拜见老祖宗。」

甄老太妃虽然衣发整洁,但脸色晦暗,病容已深,微笑说道:「好孩子,本宫总算等到你了。」

甄芳青听了这话,心中酸楚,她自幼被父亲送入宫中,教养陪伴老太妃膝下。

比起家中安享后宅富贵的祖母,甄芳青在内心更加亲近老太妃。

自她入宫以来,老太妃年高睿智,世故深邃,事事循循善诱,让甄芳青受益匪浅。

她之后返回金陵,继承家业,处事智谋果决,都来自甄老太

最新小说: 夏迟意长 开局破房,称霸称王 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他终结了神话 热血番但学业繁忙 杀手练习生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先知的救世组织养成计划 九零大院娇妻 【快穿】捡到主角光环后,世界都变了 钓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