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延安派人去给长子送信,要求他带领族人前来赤水城投降,并特地强调,如果不来,隋军就会武力清洗,党项拓跋部将面临灭顶之灾。
下午时分,长孙晟再一次来到萧夏大帐,他忧心忡忡道:“卑职得到一个消息,殿下打算把拓跋部安置在中原?”
萧夏点点头,“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殿下,这可是引狼入室啊!当年永嘉之变,不就是因为南匈奴人被安置在中原,甚至包括突厥启民可汗,现在他们羽翼丰满,已经不把大隋放在眼里,丰州也迟迟不肯还给我们,这些深刻的教训,殿下千万不能大意啊!”
萧夏笑了笑道:“我之所以把吐谷浑的鲜卑贵族斩杀殆尽,就是不希望再出现在这种事情。”
“那党项拓跋部,殿下又怎么答应把他们安置在中原?”
“长孙将军不用着急,我答应把他们安置在中原,并不是把他们放在一个地方,比如分散到几十个县去,他们一万多人分布在天南海北,而且彼此断绝信息,让他们怎么聚众造反?只需要几年时间,他们就会泯于众人,汉化了,况且还是老弱妇孺居多,所以长孙将军不必多虑。”
长孙晟呆了半晌道:“如果是这样,倒也问题不大!”
萧夏又缓缓道:“安置胡人,最忌讳就是不打散,而是将他们几十万人安置在一郡内,首领也不分开,结果就他们就成了一国内的独立势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首领贵族杀死,把民众分散各地,越分散越好,这才是长久之计,就像一把盐撒在一杯水中,水很咸,但把同样一把盐洒在一面湖中,就完全没有影响了。”
“卑职明白了!”
长孙晟想到什么,低声问道:“莫非殿下不打算放过拓跋部的贵族首领?”
萧夏缓缓点头,“该心狠手辣之时,绝不能有妇人之仁!”
长孙晟迟疑又道:“殿下,其实也看具体民族,并不是每个民族都很彪悍好战,卑职也是鲜卑人,鲜卑人普通百姓其实和汉人百姓没有区别,都希望能安居乐业,都希望子女平安。
鲜卑百姓不可怕,可怕是首领贵族,卑职特地去看了,拓跋部百姓基本上没有财产,也被统治者残酷剥削,卑职恳请殿下善待拓跋部百姓。”
萧夏点点头,“党项和吐谷浑不一样,我会善待百姓!”
唐朝安置党项人犯下几个致命错误,第一,唐朝没有把鲜卑人和羌人剥离开,羌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没有必要把他们迁徙走,把鲜卑拓跋部迁徙走就行了。
第二,没有把他们分离开,而是将数万党项人集中安置在原州、庆州、银州、盐州等几个郡内,使得党项人几百年都没有融合为汉人。
第三个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唐朝没有杀掉党项人的贵族和首领,而是继续让他们统领党项人,结果导致党项人成为事实上的独立民族。
进入五代十国后,这些党项贵族就开始谋求独立建国,最终建立了西夏,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唐朝的愚蠢安置。
所以萧夏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吸取了教训,绝不会重蹈覆辙,最起码他要将党项贵族和首领全部斩尽杀绝,绝不留下后患。
没有了贵族和首领,一万多党项拓跋部百姓就只能成为萧夏案板上的鱼肉,由萧夏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十天后,拓跋延安的长子拓跋步征带着数千拓跋部民众来到了赤水城,
萧夏首先将拓跋延安父子以及贵族首领约二十余人,加上他们妻儿六十余人,一共九十人不到,萧夏命令王君廓率一千军队送他们去长安。
大帐内,萧夏低声对王君廓道:“在半路上把他们下药迷倒,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斩杀,尸体烧成灰深埋,铜钱和布匹赏给弟兄们,叮嘱他们必须守口如瓶,黄金财宝带回河西!”
王君廓点点头,“殿下放心,卑职一定会办妥,万无一失。”
萧夏拍拍他肩膀,“事情做完就率军直接回河西。”
“遵令!”
首领和贵族们分坐五十几辆大车出发了,大车里面满载着他们的财富,他们要去长安过富家翁的生活,彻底告别游牧生涯。
上万拓跋部民众依依不舍送别他们首领离去,失去了首领,拓跋部百姓陷入惶恐不安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萧夏首先是处理财产,他给了每家每户留五十只羊和二十张羊皮以及一辆大车作为私人财产,其余牛羊和羊皮全部作为公共财产没收。
至于金银珠宝绸缎布匹瓷器这些奢侈品,全部被贵族带走了,剩下的百姓都很穷,每家每户最多也就只有一两贯钱,萧夏也没有没收这些散钱,连用他们的坛坛罐罐以及奶酪、牛粪饼都留给他们。
又过了几天,河源郡新任总管吴廉带着十几名官员在百名士兵的护卫下来上任了。
萧夏便召集了党项其他七部羌人首领和长老议事,这些部落普遍都很小,没有一个超过千户,都只有几百户牧民,所以才会被三千户的拓跋部压迫。
七个羌人小部落都战战兢兢,极力表态会配合和支持官府的管理,愿意成为大隋的子民。
原本萧夏还准备让他们成立长老会制度,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