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大业三年的二月初,河西虽然春寒料峭,但冰雪已经开始融化。
这两天,晋王府内出了一桩大事,晋王妃被确诊为喜脉。
过了上元节后,王妃的身体就一直不舒服,动不动就恶心呕吐泛酸水,萧夏也怀疑妻子是怀孕了,但始终没有确诊。
直到前几天,几名医师联合诊脉后,终于明确下来,王妃确实是怀孕了。
萧夏喜不自胜,当即请了家庭医生,请了接生婆,古代没有剖腹产,一旦遇到产妇难产,基本上就算判了死刑,但实际上,难产往往是贫寒人家多,有钱大户人家却很少有难产现象。
关键就是大户人家的孕妇从确诊怀孕开始,就进入了周到细致的孕产期护理,有专门的医师定期检查孕妇身体,胎儿的胎动和胎位,还有经验丰富的产婆每天帮助产妇进行适当运动,保证胎位,讲究孕妇饮食、卫生等等,以保证产妇最终能够顺产。
后宅起居房内温暖如春,几个女人正坐在一起闲聊。
“阿姐,小家伙有没有起名字啊!不如我来起名,小郎就叫平平,小娘子就叫圆圆,你说怎么样?”小眉拍手笑道。
崔羽白了妹妹一眼,“什么瓶瓶罐罐的,连孩子起名轮不到你,也轮不到我,他父亲估计都够呛。”
小眉嘟囔道:“我是说乳名,又没说要取官名。”
“取乳名可以,但瓶瓶罐罐不好听,再好好想想吧!”
“那我再好好想一想哈!”
小眉托着腮,坐在桌前冥思苦想,首先要想一个她自己满意的,窗外一支梅花开得正盛,她眼睛一亮,叫小梅,不行!不行!和自己名字一样了,叫春桃,好像也不行,像丫鬟的名字。
崔羽不理她,端着茶盏问小青道:“夫君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自从明确有了身孕,崔羽便不能和丈夫同房了,隋唐豪门大户对孕期和产后护理非常讲究,怀孕后夫妻不能同房,必须到产后半年,身体完全康复后,夫妻才能同房。
萧夏基本上都睡在小青房内,小青摇摇头,“他没说,但如果是去大斗拔谷,肯定要一段时间了。”
旁边小眉不解道:“阿姐,这么冷的天,姐夫去大斗拔谷做什么?”
崔羽叹息一声道:“天子三月就要出发来巡视陇右和河西,大斗拔谷是必经之路,你姐夫不放心,他要去查看一下。”
小眉忽然想到一事,小声问道:“阿姐,是不是姐夫要离开河西了?”
崔羽眉头一皱,“你听谁说的?”
“听秀秀说的!”
秀秀便是阴世师的小女儿阴秀秀,和崔羽年纪一样大,两人关系非常好,隔三差五便在一起玩。
崔羽半晌道:“是有可能离开,如果要离开,我希望早点离开,要不然挺个大肚子,让我怎么走?”
“姐夫为什么要离开啊?”小眉又好奇问道。
“行了,我有点累了,我要回去歇会儿!”
妹妹那么多问题让崔羽有点烦,起身便施施然回去了。
“小青姐,你知道原因吗?”
小眉见阿姐走了,目标又转向小青。
小青笑道:“夫君给我说,他来河西就是为了消灭吐谷浑,任务完成了,他就该回去了。”
“这样啊!那下一步去哪里呢?”小眉自言自语道。
“我不知道,估计夫君自己都不知道。”
这时,崔羽在外面喊道:“小眉,秀秀来了,在客堂等你呢!”
小眉听说好友来了,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虽然是早春二月,但河西各地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不过积雪已经开始融化,野外的积雪也没有那么深了,除了乌鞘岭的河西通道依旧被冰雪封锁外,在河西内部已经可以骑马而行。
萧夏带着一千骑兵和一万头骆驼来到了大斗拔谷,他自然是为天子巡视陇右河西做准备的。
历史上,杨广大军经过大斗拔谷,遭遇暴风雪袭击,当时是夏天,气温骤然到零下十几度,冻死冻伤数万人,包括长公主杨丽华也不幸死在大斗拔谷内。
但这并不是偶然事件,大斗拔谷内确实气候变化莫测,冬天反而稳定,其他季节都不行,尤其是春夏,一天内气温变化几十度是常事,每个士兵都要准备厚厚的冬衣和靴子,哪怕是夏天也要放在身边,还要准备一壶酒,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种准备一点都不多余,基本上每个驻守士兵都会遇到这种极端气候,而且是遇到无数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天子西巡三月出发,到达陇右是四月,那时是春末夏初,恰好就是极端气候的高发时节,萧夏必须要避免悲剧再度发生,尤其要避免姑母的悲剧发生。
萧夏改变不了气候,但他可以做好准备,他这次带来了粮食、帐篷、羊皮、军毯、酒、木炭和大量三珍饼,考虑到天子西巡有十几万人跟随,所以到三月时,萧夏还要再补充一批物资,屯放在大斗拔谷内。
大斗拔谷内的主将叫李新朝,是阴世师提拔起来的将领,出身陇西李氏。
为什么隋唐的名将基本上都是名门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很少,主要原因就是文才,作为一名高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