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都市言情 > 青仙问道 > 第215章 会试结束,文曲星动(求双倍月票)

第215章 会试结束,文曲星动(求双倍月票)(3 / 4)

当主考官点中徐青作会元,公信力也有些欠缺。霍景来当主考官,既有朝堂斗争妥协的一面,也是为了给徐青正名。

霍景之所以放话对徐青不利,也是提前做铺垫。

当然这些事以外,徐青也得拿出令人信服的文章。

在这方面,首辅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虽然从制度来说,会试更严密,作弊的难度很高,但主考官有搜落卷的权力,就注定了能将想要点中的卷子找出来。

何况徐青的文章,肯定是最出色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要霍景不反对这篇文章,自然能将徐青点中。

除此之外,霍景作为主考官,对这次会试考生中出众人物的文章,肯定是有提前调查研究的。

因为会试本身也是壮大势力的机会。

提前做些功课,理所当然。

很快,到了会试开始的这天。

近日来,都是风和日丽,使人心情愉悦。

一行人送徐青到考场外。

徐青对着众人吩咐:「送到这里就好了,大家回去吧。」

他说话间,声音清越,有如凤鸣,更有一股堂堂正正,不可置疑的威严。

徐青告别送行的人,在拥挤的考生人群中行走。

他的步音有种奇妙的韵律,仿佛和礼法丶规矩丶天理契合,使人下意识让开,发自内心认为眼前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应该效仿和遵从。

他在哪,礼就在哪。

考生的无序变得有序。

考场贡院外,维持秩序的官差们都震惊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任何一次会试,有如今这样安稳的秩序。

会试的考生都是举人老爷,经历排队和搜身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冲突,不过当然也有官差故意羞辱举人老爷的事存在。

总而言之,每次会试的搜捡,都不会很顺畅。

现在徐青一出现,他的步调,仿佛制定了礼法和规矩,使得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使无序变得有序,这是徐青参悟太极拳经结合自身儒道修行,加上虎豹雷音,参悟出的「无极天音」。

这门神通的根底还是以太极拳经为主。

其实说起来,这和佛门的梵音丶天魔音也没本质的区别,都是引导人心,影响心神为主。

如果徐青是人人喊打的邪魔,他用这个玄音,那就是天魔音。

他是高僧大德,那就是梵音。

他是道士,那就是仙音。

神通的正邪好坏,关键在于人。

徐青终于踏入这全天下最庄严肃穆的考场——京师贡院。

这里的圣像比衍圣公府里的圣像,更加浩大阳刚。

其实衍圣公府的圣像,也不是历经千年不毁的,在战乱后,重新修补过或者重塑过。更关键是,来会试贡院的读书人,都是天下读书人的精华。其参拜圣像,铸造的浩大阳刚,自然十分厉害。

读书到了举人这个层次,说是内心里一点道义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至少对微言大义总归是有些参悟的。

而且秀才考举人时,以八股为主,但举人中不中进士,都是老爷了,所以拼劲是没有秀才那麽充足的,多少有些闲暇去读更多的古籍,重新塑造自己的学问体系。

总而言之,大虞朝的秀才,不少人是没工夫研究四书五经以外的文史,这方面都是等中了举人之后,慢慢补上的。

又或者知晓科举无望,才开始钻研杂学。

其实在徐青看来,博学和专精不冲突,关键在于思考和学习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就不会被书中的条条框框约束思想。

但道理谁都懂,真要如此实行,其实很痛苦。

所以及时的反馈很重要。

徐青正是有青铜镜的反馈,才一步步让自身强大起来。

进入考场之后,徐青默然坐在自己的考棚里,等流程走完,开始答题。题目是中规中矩的。

这符合会试的惯例。

会试的题目,一样以中正为主,不犯错最重要。

徐青没有刻意弄险,而是结合自己所学,平实有力的写出一篇文章。他现在的文风十分厚重直白,更像上古诸子的风格。

他答题的速度不快不慢,仿佛和一天的时辰运转锲合,文章内容的承转结合,宛如二十四节气的流转。

会试的规格很高。

主考房内的官员,都是身着朱紫的官服。

其中自然以霍景这个左都御史为首。

失去了当吏部尚书的机会,却收获了会试主考官,这笔买卖终归没太亏。而且他前些年已经做过一科会试的主考官。

做两任会试主考,在国朝是不多见的。

这让霍景在如今式微的保守派中,大涨颜面。

许多将他和前朝反对王荆川变法的司马公相比,说假以时日,霍公当能流传后世,说不定也能编撰出一部不逊色资治通鉴的巨着。

霍景对这些话十分受用。

在他看来,留名比掌

最新小说: 林清屏顾钧成 我养的小情侣又在玩什么? 舔狗十年,我抽身而退她却疯了 你不是说拍完必亏的吗 闪婚娇妻:禁欲大佬夜夜无眠 花港物语 肌肤之亲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古武大佬在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