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求,看看面相,指点一二。宫中之人对她也越发敬重,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的所学更加精进。
然而,宫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虽说有则天皇帝的看重,但也不乏有人心生嫉妒,暗中使些绊子。有的太医觉得溪施一个女子,凭什么在宫中如此受宠,还抢了他们的风头,便在背后说些风凉话,甚至故意在养生调理之事上与溪施唱反调,想要让她出丑。
有一次,一位贵妃身体有些不适,找来溪施帮忙看看。溪施仔细观察了贵妃的面相、气色,又问了些日常的症状,判断是气血不畅所致,便建议通过食疗和穴位按摩来调理,还开了个简单的食疗方子。可那太医却跳出来,说溪施这是胡来,坚持要用自己开的药方,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溪施心中虽有些委屈,但她知道,此时若是退缩,那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而且也辜负了则天皇帝的信任。于是,她不卑不亢地说道:“太医所言虽有道理,但食疗与穴位按摩皆是温和调理之法,对贵妃娘娘的身子并无坏处,且可从根本上慢慢改善气血不畅之症。而用药虽能一时起效,却难免有几分副作用,还望贵妃娘娘和陛下明鉴。”
则天皇帝听闻此事,并未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让人找来几位经验丰富的御医一同商讨。经过一番仔细的论证,最终发现溪施的法子确实更为稳妥,且从长远来看,对贵妃的身体益处更多。这一来,那些原本想看溪施笑话的人,也都闭了嘴,而溪施在宫中的地位,也愈发稳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溪施不仅在养生方面帮助了许多宫廷众人,在相面之术上也偶尔能为皇帝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有一回,则天皇帝为了一件关乎朝堂局势的事情犹豫不决,心中烦闷不已。溪施偶然间见到皇帝,观其面相,发现皇帝眉头紧锁,印堂处隐隐有一丝暗沉之气,便大胆进言,说陛下近日恐是思虑过重,影响了心神,不妨暂且放下烦心事,出去走走,舒缓一下心情,说不定能豁然开朗呢。
则天皇帝听了溪施的话,起初并未太在意,可后来转念一想,自己这段时间确实被困在这烦心事中太久了,出去走走也好。于是,她便听从了溪施的建议,去御花园中散了散心。没想到,在那繁花似锦、宁静清幽的环境中走了一圈后,心情竟真的舒畅了许多,再回头去思考那朝堂之事,还真有了新的思路。
自此之后,则天皇帝对溪施更是另眼相看,不仅在学问探讨上与她更加亲近,在一些关乎宫廷乃至朝堂之事上,也会偶尔听听她的看法。溪施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愈发用心地钻研学问,希望能更好地帮助皇帝,也能在这宫中继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她与则天皇帝之间的缘分,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愈发深厚起来,仿佛两根原本各自独立的丝线,在命运的交织下,紧紧缠绕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段独特而又精彩的故事,成为这宫廷之中,乃至整个天下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