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游戏竞技 > 晚明风华 > 第169章 我是古人

第169章 我是古人(3 / 4)

专门的抄题纸,抄写考题。

二十三道题,只需要抄七道,其馀的不用抄。

朱寅不急不躁的抄完三道《四书》题,又抄了《诗经》的四道题。

郝运来则是抄了《易经》的四道题,

嗯,他学《易》。

一刻钟之后,抄题时间截止,又是三声炮响。

「轰轰轰!」

这就是正式考试的炮声了。

随即,考场两边传来鞭炮声,霹雳啪啪等到鞭炮声一停下,考吏大声道:

「停止抄题!开考!从此时起,任何人不得喧哗!不得交谈!不得相互示意!不得探头探脑!不得出号房!违者以作弊论处,勿谓言之不预也!」

「如厕之人,必须告知号军,陪同前往,严禁私自独自如厕!」

「国家抢才大典,不容丝毫亵渎!诸君慎之慎之!」

考吏们说完,整个考场顿时香无人语,只听到卷纸的哗啦声,磨墨的沙沙声,沉重的呼吸声。

鞭炮的硝烟气味丶翰墨的香气混杂在一起,令人精神一震。

五千考生,五千号军,全场超过万人,突然安静的可怕,一股紧张的气氛,

顿时弥漫在整个贡院。

朱寅老神在在,安之若素,一点也不急躁,胸中只要心静二字。

他甚至没有磨墨,更没有开始研究考题,而是开始进食。

没错,他要吃早餐了。

朱寅慢条斯理的打开食盒,先喝了一口水,就开始吃卤肉丶煮鸡蛋丶饼丶黄瓜丶奶糖。

这些都是宁采薇精心搭配的食物。每餐一份,份份不同。

吃完了这份早餐,朱寅意犹未足,又打开庄姝的食盒,吃了一颗酸梅。

元钊看着朱寅好整以暇的朝食,不禁对朱寅的大将风度很是佩服。

这个小相公,真是不能小看啊。

用完了早餐,天色微亮。

朱寅这才揣摩考题。

按制度,首场三天,要写七篇八股文。每一篇大概三五百字,也就三千字左右。似乎很轻松嘛。

大谬。

这可是七篇八股啊。先不说每篇文章的立意丶构思丶辞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单说写字就是个考验。

说是三千多字,可必须要先写在草稿上,然后自己再誉写一遍,草稿必须有,还要和正式考卷内容相符合。

没有草稿文,成绩作废。

也就是说,最少是-两遍,翻一倍六千多字。

为何说最少两遍?因为正式考卷只要滴了一个墨点子,染上一点污垢,写错一笔,写丑一个字,忘记一处避讳,就要重新写。

可想而知,哪怕只是抄写,也要一笔一划,丝毫不能马虎大意。

当然,还要用十分工整的馆阁体。而且,古人用的可是繁体字啊。

可想而知,光是眷写的工作,你一天都很难完成。

容错率很低,错一次可能就废了。

至于文章本身,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用错,都要符合经义道理。而且必须严格符合格式,处处如履薄冰,需要很多时间思考揣摩。

正所谓「一字不协,满幅俱差。片语不谐,全篇俱失。」

这考验的绝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熟悉。书法丶毅力丶严谨丶心境丶体质丶韧性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平心而论,考不中的未必不是人才。但靠实力考中的一定是人才。

朱寅看着题目,最重要的首题:「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意思是,治理天下需要九种准则。

看到这道题,朱寅不禁哑然失笑。沈师的法子,真是既粗暴简单又立竿见影啊。

《中庸》的这句话,他破过题。

八股的破题,乃一文之眼。对考官的第一印象影响很大,甚至「一言取士」。

拜沈一贯为师之后,他的破题工夫简直是炉火纯青,看到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句话,都能做到迅速破题,并提纲领。

已经融会贯通了。

可以说,朱寅是标题党般的考生。

于是,他的灵感立刻福至心灵,水到渠成般的破题曰:

「天道臻于九经者,地德极于九纬也。」

这一破题很有格调,而且四平八稳,还不失新意,也符合如今的破题体例本题丶章旨相互承接,如门扇对峙。

想到了破题,朱寅却没有急着在草稿纸上写字,而是开始磨墨。

墨是顶级的徽墨,砚也是绝佳的端砚,研磨起来温润香软。朱寅听着磨墨的美妙声音,一边思索着承题。

平时的大量训练,以及对经书的理解,让朱寅心中文思涌动,他仿佛化身一个古代哲人,上庙堂,入江湖,游列国,调雅音,教百姓—·

此时此刻,他不是朱寅,而是一位厚德载物的古人。

于是承题道:「天之苍苍,故不循九经而不知九德哉。地之茫茫,故不履九纬无以成九州也。九德之于天,九州之于地,天地感而万物生,而后万物兴,而后沛然教化也。」

朱寅文思泉涌,心平气和的开卷写字,笔端生出一个个的精美文字。清稚俊美的小脸上,在晨曦中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神圣,目光竟

最新小说: 天官赐邪 谍战:开局化身日本贵族军官 奥特:从迪迦开始,我能拾取词条 开局被追杀,我获得第一快剑 重生1977大时代 潜伏木叶,兼职火影 抗战:我和军事法庭双向奔赴 网游:我盗圣,借亿点神器怎么了 灵魂扳机 阴影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