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墙上向下望去,城下赵军火光一片,一个个以万为单位的方阵排列整齐。士兵们身披银盔银甲,一手持火把,一手持武器,正一步步逼近宁关,发出巨大的轰轰的踩踏声响,沉闷至极。
再看城墙上,搬东西的,找位置的,人来人往。将军、队长的喊叫声,传令声此起彼伏,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让每一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终于,城墙上的备战器械都已准备完毕。燕军士卒,无不是紧抱着武器,一个个露着紧张又恐惧的表情向下张望。
城下赵军的前军已经开始逼近了,足足有五万人。而在前军的后方还可以清晰的看到至少还有十万人正在集结。想必那应该就是敌人的中军和后军了。
看到如此宏大的场景,面对如此多的敌人,巨大的压力随之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赵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轰轰的敲击着每个人的心脏。但不多时,整齐的脚步声却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城下的敌人在某个瞬间突然开始加快了脚步,冲锋了起来。
“稳住!稳住!”
城头上,突然传来了两声高喝。吴少川循声望去,才发现,白天见到的那位张姓将军不知在何时已然登上了塔楼,此时正俯下身子,居高临下的向下喊着。而让吴少川更感意外的是,在张姓将军身侧的居然是韩凌、韩琦两位公子、公主以及那位石姓将军。
“他们怎么还在关内?”吴少川心里正狐疑着,突然身边一声武器落地的声响打断了他。
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士卒正不受控制的哆嗦着,手中已然空空如也。
再看身边众人亦都是满头冷汗,紧张异常,也都是愣愣的看着掉落武器的士兵。吴少川正要过去,谁知王书阳却先他一步走了过去。快速的拾起了武器,递回了那名士兵手中,并低声安抚起来。
吴少川看到此时此景,颇有些意外。意外的是他没有预料到王书阳进步的如此之快。在他看来,白面书生一般的王书阳此时虽不至于也紧张得哆嗦,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沉稳,冷静。吴少川会心一笑,莫名的感到一丝欣慰。
城头上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只能听见城下嘈杂的脚步声、喊叫声以及身边同袍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这种等待让人觉得异常的漫长。紧张的情绪迟迟得不到释放,压得人难受至极。但没有办法,只能憋在心里,继续紧张、焦急地等待。等得人几乎要发疯、发狂。
直到城下的赵军距离城墙已只有五十米时,张姓将军才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只见他一边亲自挥动着令旗,一边用尽全力地大吼:“放箭!全军放箭!投石车,开始进攻!”
“放箭!全军放箭!”“放箭!全军放箭!”“投石车,开始进攻!”“”
传令官们将这场交锋的第一个将令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座宁关的城上城下。
那些憋得那是相当难受的燕军将士们终于等到了这释放的时刻。原本还躲在箭垛之后的众人一下子齐刷刷的站起了身形。对着城下持着火把的赵军身影就是一轮齐射。
“嗡!”
夜色中虽然啥也看不清,无法看到箭阵射出那震撼的一幕,但密如雨点般的箭矢齐射出去的声响亦是声势震天。
随后就是城下叮叮当当、扑、扑扑、哎呀、哎呀,铁器的碰撞声、箭矢透甲入骨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等等声响相继从城下传来。
箭阵的威力便是如此。只是一轮齐射过去,赵军那边便是至少数百人倒地不起,一命呜呼了。紧接着,无数颗巨石从身后关内的方向高速划过头顶,接连不断的砸入到赵军阵营当中。一颗就能放倒一大片,无不是骨断筋折,哀嚎遍地。
但是赵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箭射与巨石虽让冲锋的士卒稍有一滞,但对于整个战阵来说的影响只能算是微乎其微。赵军冲杀的速度几乎没有受到限制,不降反增。无数的士兵竟像是毫无感情的机器一般,一边嘶吼着,一边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前冲去。
“放箭!全军放箭!”
第二轮,第三轮,一轮接着一轮的齐射从城头上射下。
很快,城墙上的众人早就也忘记了什么紧张,恐惧了。只是一箭射完就马上再搭上一支箭射出去。什么瞄准不瞄准,射中没射中的,都不重要。管他敌人在哪,看都不用看,反正下面都是敌人,只管放箭就完了。一箭射出,只要不是运气太差,几乎很难射空。
城下的赵军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之后,还是很快的推进到了城墙之下。随即云梯开始纷纷架起。密如蚂蚁一般的赵军开始向城墙上发起了真正的进攻。
这时,刚刚才重新填补、整理过的滚木、雷石、火油等城防武器终于等到了上场的机会。一时间,无数的滚木、雷石,一锅锅滚烫的火油倾泻而下。
城下随即就炸了锅,无数的赵军皮开肉绽,骨断筋折。时不时的,还有人从半空中摔下,或是整架云梯直接被挑翻,死伤无数。
“轰!”
突然,一声巨大的声响从远方传来。
是赵军的箭阵到了。
刚刚还在集结的十万中军现在已然列阵完毕,并已缓缓推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