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位老白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工头,带领老白们到浦江工地干活的就是他。
他带着大家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最后一站是在浦江的黄家村。
养鱼这副业,当初是张叹帮助下做起来的。
托张叹的福,他们要么在茶厂找了一份工作,要么就是打算自己做点小经营,干个副业。
最近几年,村里的养殖业开始兴起,有人养鱼收获满满了,小有家财了。
白家村里老白和小白遍地如牛毛,喊一声老白,有一半人回过头来,再喊一声小白,另一半也回过头来了。
今晚月光明亮,一走近就看清了来人 来人也看清了前方挡路的人。
下午六点,夜幕降临,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白家村。
白家村里炊烟袅袅,在通往姜老师家的那条村里上,离小桥大概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有个身影在徘徊,一边抽烟,一边来回打转。
忽然,身影停住,往白家村的方向看去,只见有个人影在朝这边走来,脚步声渐近。
“不是拦你,是拦你们所有人,包括你身后的鱼老大。”
老工头这才注意到身后来人了,回头一看,是鱼老大。
鱼老大其实原先不叫鱼老大,他原先是村里的医生,后来村里开始养鱼,他是第一批投入养鱼副业的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了白家村养鱼专业户,被大家起了个外号叫鱼老大。
鱼老大和村长家是邻居,小白等人要是见到他,应该认不出,但若是看到他儿子,肯定会记的。
鱼老大的崽崽就是喜欢打小报告的白瓜瓜小朋友,暑假的时候被榴榴威胁揪小唧唧,以至于见到榴榴就哭着喊着要跑。
鱼老大也是来请张叹去他家吃饭的,他养鱼能养出名堂,多亏了张叹的支持和鼓励,不然他哪有这份魄力和能力。
今晚村长留了一个心眼,特地堵在这条路上,就是为了拦住这些要请张叹吃饭的人。
人家刚到白家村,总得让人家在家里吃顿团圆饭吧,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就有人不知道,偏要来请,村长太了解村里的这群憨憨儿了,淳朴是真淳朴,但是憨憨儿也是真憨憨儿。
“回去回去,都回去,大冷天的,吸溜——”村长催促道。
鱼老大和老工头一听,虽然不情愿,但也觉得村长说的有道理,便没有强行冲关,调头返回。
“村长你还要守在这里呀?我看你鼻涕冻出来了,你行不行?”
“我的厉害你是不晓得!”
此刻,张叹等人正在吃晚饭。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十分的热闹,年关还没到,但是已经开始有年味了。
所谓的年味,不就是一家团圆的味道吗,不就是热闹吗。
墩子一家也在,还有白志强一家,一大桌的人,其乐融融。
屋里烧了炭火,火势很旺,驱散屋内的寒意,送来阵阵暖意。
电视机开着,正在播放动画片,小白、喜儿、墩子以及小小白,端着饭碗,正坐在炭火旁,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动作出奇的一致,都是盯着动画片而忘了吃饭,端着饭碗和拿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中。
唯一不同的是,小小白拿着的是勺子。
“快吃饭,不要光顾着看电视。”杨怡朝她们说道。
这声音就像是解除魔法的咒语,话音一落,小朋友们立即纷纷动了起来,快速扒饭吃菜,猛吃几口,然后又恢复原样,盯着电视看的入迷。
杨怡多盯了几眼小小白,想要让她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眼神凝视。
但是小小白根本毫无察觉,看也没看她,全副心神都在电视上,她似乎完全代入了动画片里的小英雄。
对此感到好笑又无法理解,小小白是怎么混进小白她们的队伍里的,电视上播出的动画片明显是小白这样的小孩子看的,她小小白,一个2岁的小不点,也能看的这么津津有味?
大人们在喝酒。
酒力差一点的,就喝米酒,是墩子妈妈自己酿的,入口软绵,甜丝丝的,像是饮料,但你若是真当饮料来喝,那多半要醉倒。
这酒有后劲。
女人们多半在喝这米酒,比如墩子妈妈、杨怡和谭锦儿,姜老师也在喝这个。
男人们,喝的则是张叹带来的五十年大熊酒。
这酒本来就贵,加上五十年的年份,那是很贵。
许多人,都没喝过。
白建平被勾的馋虫出来了,毫不犹豫地要求陪张叹喝几杯。
白志强酒量不好,但是这场面,他不可能去喝米酒,于是也喝上了。才一杯下肚,就上脸了。
女人中,唯独马兰花也在喝大熊酒。
白建平把她当兄弟,给她倒了好几杯了。
墩子爸爸的酒量很好,是酒桌上的主力,可以和老白拼一拼。
气氛起来了,没人管小孩子们。
小孩子们就把吃饭这事给抛到了脑后,只顾着看动画片。
好在有个墩子。
墩子吃饭很实在,吃相比不上榴榴,但是吃的比榴榴更多。
只是他今天生病了,食欲不振,不能像往常那样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