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彗星地表,这里已经被泰拉数轮百兆级加农炮的火力轮番犁平一遍,大量深不见底的弹坑互相连接,制造了一个沟壑丛生的深谷。
高达4-5米的窄楼状雷冕在星光的微弱映衬下前进,视野所及的天空和地面全都漆黑无比,泰拉士兵如果不靠夜视仪不可能发现目标,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太空战斗服和奇点装置才能在重压下保持运动。
面对雷冕放出的破碎性撕裂电弧,这些高能电弧可以轻易地把一艘陆行舰大小的目标打成齑粉,无论是强相互作用力装甲还是实相水晶镀层都会在这样的攻击下灰飞烟灭,泰拉士兵往往会一瞬间死去,唯一的幸运是没有痛苦。
与此同时,空战也在展开,在奇点引擎出现后,显然拥有无穷能量,航程无限的小型穿梭机搭载的多功能武器,要远远优于难以掩蔽,且较为笨重的战列舰。
因此,这一时期的泰拉舰队,主要以中小型舰船及“银星”穿梭截击机为主力,战列舰只作为大型火力支援平台使用。
泰拉的银星穿梭机编队和蜂群的飞鳞会展开一种对向冲击式的空战,双方的速度一般都控制在光速的10-15%,掠过目标附近,并且在这个短暂的攻击窗口期把自己所有的武器全都打出去。
战机的速度太快,则难以进行转向变轨,而速度太慢又难以发挥机动性优势,及时找到合适的攻击位置。
目前来看,10%的光速似乎是恒星系战机作战的一个最佳临界,达到10%光速的空中单位可以在奇点能源航程无限的加持下,几乎是永续作战,但是根据战时统计,通常在激烈的战斗中,一架银星穿梭机的存活时间往往不超过15分钟。
在宇宙空间中的索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当那些抛掷出去的熵变炸弹准确命中彗星表面的目标,将蜂群单位化为破碎零件时,这样的场景还是十分具有冲击力的。
两个对向以15%光速移动的空中单位互相掠过,在地面看来就像是几道光线互相辉映,在这个过程中,蜂群会使用中子攻击体击毁泰拉战机。
而泰拉通常会使用搭载熵变炸弹的奇点漫游体,或者发射熵变弹药摧毁对方,结果通常只有两种,摧毁或者被摧毁。
这种瞬息万变的空战在整片交战区持续,空军只是消耗品,泰拉控制区和蜂群控制区在阵地两端划出了鲜明的分界线,不管哪一方都很难突破对方的控制区。
从某种角度看来,许多泰拉军事专家都认为,这也是一种新的堑壕战……
由空间防御系统组建了铁丝网堑壕,光粒-熵变打击系统是星际机枪,而大范围覆盖的能量火炮充当了初期榴弹炮在泰拉上的地位,他们组成的钢铁舰队在奥尔特云战役中给予了泰拉陆军强大的支援,也许这种漫长的消耗战,在宇宙战争会持续数百年之久。
……
……
克丽斯嘉下达命令,整个第二十军的直属空军编队全部出动了,他们朝着罗德岛小队所在的彗星冲了过去,试图突破蜂群控制区,拯救那里的战友同胞。
上千架银星穿梭机向前冲锋,快速爬升占领了能量较高的轨道,在这里俯视着打击平面。
宇宙战争介于三维和四维之间,但是空战依然遵循那个古老的法则,谁飞的更高,谁就拥有最佳的攻击位置,谁的能量也就越具有打击优势!
因此所有泰拉空军战机几乎都不会将黄道面以下的轨道作为攻击路线,他们会尽可能抬升自己的攻击轨道,在远超恒星之上的高轨道发起攻击,以获得更广阔的攻击距离。
由于格雷厄姆调走了端星十四号战列舰,导致泰拉第20军在A3彗星带的火力受阻。
克丽斯嘉不得不依靠空军强攻蜂群遮罩带的火力基地,这意味着所有的穿梭机在抵达彗星前,都要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蜂群哨站火力围攻。
在泰拉损失了整整五百架穿梭机后,其中一支空军中队「光刃」才穿过了虚空区,抵达了彗星近距离的支援位置,这让他们早就憋着一肚子怒火了。
柯尼是世界大战时期,希之翼军队的王牌飞行员,经过批准后,目前在奥尔特云战场重新投入前线战争,指挥第6航空军下属的两个穿梭机大队。
柯尼驾驶的穿梭机快速掠过高轨,他注视着计算机显示的数据。
距离不算太远,40亿公里(0.004光年)开外,空间波雷达定位了蜂群飞鳞的动向,空军编队与目标的距离正在靠近。
计算机测算出了飞鳞的飞行轨道,两支编队会在短时间错开,沿着各自的轨道继续巡航。
这支飞鳞显然也早就发现了泰拉战机的轨道,但是他们都处于低光速运动状态下,想要在这个时候变轨拦截已经不太现实了,就像是海战中两艘速度极快,方向不同的船只难以掉头一样,只能在错开的一瞬间给对方糊一脸亲切的高爆。
柯尼心下微动,看来避不开了。
通讯器传来侧翼编队的声音:“抵达GH1463轨道,速度已达临界,光刃12号,请回复,我在这里侦测到大量的飞鳞目标,准备超空间突袭,完毕。”
“听说第五航空军在这个彗星吃了大亏,一半的战机都被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