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天王天兄十字军 > 第119章 逊尼派中的伊玛目

第119章 逊尼派中的伊玛目(1 / 2)

第119章 逊尼派中的伊玛目

虽然都说天主教教会,扮演了中世纪基层治理的重要角色,但与伊斯兰教相比,其实还差了点意思。

天主教的教会,其实要更加的集权,有着清晰的科层制色彩,便于罗马教廷传达自身意志。

但伊斯兰教不一样,伊斯兰教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罗马教廷模式的中央。

清真寺之间通常不存在直接的相互统属关系,每个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通常是独立运作的,可谓是相当的自发性与扁平化。

而且,地方清真寺的伊玛目,他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既存在社区选举、官员任命、宗教学者推举等……

但总归而言,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伊玛目,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职务存在,往往是扎根于地方,缺乏统一管理。

科层制有科层制的好,扁平化也有扁平化的优点。

天主教教皇,可以借由科层制的教会机构,将自己的意志转换为教会的意志,动员欧洲发起十字军圣战。

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则因为扁平化的自发性,更加深入基层,分布更广,细致入微。

在扁平化的伊斯兰教中,这些逊尼派中的伊玛目,便扮演着基层组织者的身份,承担着大量各种后世居委会一般的职能。

从主持婚姻到主持丧礼、从主持节日到主持礼拜、从调节矛盾到救济贫穷者、从教育知识到选出下一任伊玛目……

可以说是正是他们维系着伊斯兰社区的存在。

这种模式,在盖里斯看来,其实也相当不错。

至少相比天主教那边,担心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他对领地内的逊尼派穆斯林进行统合,短时间内可就真没人能过来管他。

而想统合领地内的穆斯林,一来便是从财源角度也就是天课下手,二来便是要从思想层面压倒原先的那些穆斯林学者们,使他们愿意向自己听命。

财源方面,盖里斯打算重整领地内的天课制度,思想方面则就要从盖里斯的自我宣称角度入手。

眼下,有关包税人的血债情况,其实也调查的差不多了。

盖里斯觉得自己有必要该去动一动了,正好也算是杀鸡儆猴,希望那些清真寺的伊玛目们能识趣点。

……

儒历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先知与世长辞,留下一个快要统一的阿拉伯半岛。

在其离世后,穆斯林社区在他之后通过选举建立了正统哈里发制度。

一个新生的帝国,诞生在大地上,而后便向东与西开始了征服。

儒历638年,第二任正统哈里发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并于早一年将约旦地区纳入阿拉伯帝国中。

自那时起,盖里斯现如今脚下所踩着的土地,便被染上了黑白旗帜的色彩。

当四大正统哈里发的时代结束,倭马亚家族建立了自己的家天下,将阿拉伯帝国纳入自己囊中,开启了世袭制的时代,被同时代的唐称为白衣大食。

而后阿拔斯家族在750年,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阿拉伯第二帝国,被唐称为黑衣大食。

从这时起,阿拉伯帝国走向了巅峰,也在那山巅上开始了崩塌,但伴随着帝国的崩解,与战争的肆虐,阿拉伯的科学与文化却步入了“黄金时代”。

很荒谬,看似也很离谱,但又确确实实发生了。

当盖里斯与一支商队一同转过道弯后,又一个12世纪的穆斯林农村,出现在盖里斯的视野里。

这座村庄坐落在干燥的丘陵间,泥砖房低矮破旧,墙壁斑驳。

几只瘦弱的羊在村头的干草堆中觅食,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风沙。

在阿拉伯的“黄金时代”中,亚历山大港有着七八万的人口、开罗与大马士革则是十几万、而巴格达则更是有着多达二十万起步的人口。

这些城市凝结着,阿拉伯科学与文化的结晶,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文明火炬。

然而盖里斯视野中的这处村庄,才是这个时代伊斯兰世界的真正底色。

在12世纪有超过80%的穆斯林,是生活在农村中,而非城市。

如果盖里斯想要真正动员这片土地上的穆斯林,势必要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农村。

“大人,我们要到了。”商队里的领袖低声对盖里斯说道。

对此,盖里斯浅浅的低了下头,示意自己清楚了。

早在一个月前,伴随着西蒙与哈立德进行巡视调查的时候,盖里斯也着手组建了现在他所处的这支小小商队。

这支商队,规模很小,全部加起来只有8辆马车15匹骆驼。

商队的商栈位于阿尔哈迪镇,平日里负责将斯卡尔的产出转运到阿尔哈迪镇,从而对外销售。

又从那些路过的大型商队手中,收购领地发展所需的物资。此外,还时常组织一些小队,前往领地中的各个村庄,销售各种货物。

其占据的生态位,也就比寻常农村货郎要高上半个层次。

大致上是卖些铁器、针线、陶器、盐巴、布匹之类。

当然,一些小孩子的玩具,其实也被包含在了里面。

这样的小队,

最新小说: 北境王权 噬龙修仙 普通人,但封神[末世] 这个疯巫师稳得一批 柯南里的暴力监督 兽世生子:生,都生,生多点好啊 八零换亲当后妈,冷硬糙汉掐腰宠 巫师:我要当学霸 我真的不想再当顶流了 权游:青铜与火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