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清楚。
就这么说吧,在十字军诸国中,安条克长久以来都扮演着最不安分的角色。
其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难以被耶路撒冷王国干涉,同时又有着对小亚细亚地区领土的野心,时常会与东帝国产生矛盾冲突。
而那其实,也是在破坏十字军国家同东帝国之间的关系,不止一次的招致东帝国对耶路撒冷发出威胁与警告。
毕竟耶路撒冷理论上来说,也是安条克的宗主国。
但耶路撒冷又确确实实管不住安条克,这就非常、非常的麻烦。
以目前第二王国的整体实力来说,安条克已经跃居十字军诸国中最强的地位了。
如果安条克吞并的黎波里伯国的话,可以说其势必要诞生更大的野心,这是不利于他们收复失地、重回圣城耶路撒冷的。
“如果我们要去干涉的黎波里伯国的继承问题,我们需要多少人。或者说安条克亲王国,能够抽出多少的兵力来与我们对抗?”
在没有盖里斯的情况下,伊莎贝拉必须独自做出决断,她必须展露出与其身份位格所匹配的意志。
“安条克如果全国动员的话,能有至少六千军队,但考虑到眼下这个形势,他不会出动太多的军队去干涉的黎波里。”
巴利安给出了一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伊莎贝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安条克再不出动多少军队去干涉的黎波里,也至少会带去两三千人。
但提尔这边呢?他们难道能在与萨拉丁大军对峙的情况下,抽调部队北上吗?
事实上,如今提尔城的诸多事务,也决定了他们短时间内缺乏北上的力量。
欧洲的政治逻辑同天朝不同,至少无论是伊莎贝拉又或者巴利安,他们都从未想过使用过于暴力的手段清洗政局。
由此一来,其实也就陷入了一种议会体系所特有的扯皮僵持。
但要说真没什么推进倒也不至于。
至少伊莎贝拉,按照盖里斯曾经提出过的一个设想,拿出了上下两院的方案。
第二王国终究是第一王国的延续,因此第一王国的贵族群体身份,还是得到承认的。
这些贵族,无论是巴利安、还是汉弗莱,又或者那些骑士,只要是原先耶路撒冷王国贵族议会的成员。
在经过审查后,都能临时获取上议院议员身份,再加上教会体系的发言人代表,其实也就构建出了完整的上议院。
再然后是以地方各选区为单位,推荐或者选举从而诞生下议院议员。
当两者合一时,作为君临议会,对王国诸多事宜有议事权。
这套东西看似是扩大了贵族还有主教们的权力,但事实上却是侵犯了原先高等法院或贵族议会的权限。
毕竟,伊莎贝拉是在企图将一些,原本没有资格参与王国政坛的人,拉拢进中央决策层。
当然、伊莎贝拉也有自己的理由,如今王国危险,必须要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能够出工出力。
对于那些能够提供大量金钱的富商,予以照顾和拉拢,似乎也理所应当。
说白了,推荐或者选举,其实就是承认地方实力派,将之团结到中央,让那些能人异士不要游离在外。
除去议会的改革,伊莎贝拉同时也在着手另外一个方案:废除王国原先的六官制。
耶路撒冷王国,因为是新近建立,并长期面对战争威胁的缘故,耶路撒冷王国长期以来都有中央集权的倾向,以确保自己能够在战争来临的时候,能够尽可能从国土里压榨出财富与人口用于军事。
但这并不代表耶路撒冷国王拥有的权利,就一定要高于西方那些传统君主。
事实上,在王国鼎盛时期,耶路撒冷王国说是贵族共和国,其实也没多大毛病。
但耶路撒冷王国的贵族共和议会,又不是常设机构,这也就诞生了六官制,他们分别是总督、元帅、总管、内侍、管家和大法官。
这些官员职位,往往权责不清,并且任命过程中,多受贵族群体的限制。
为此,按照盖里斯的意见,最好是将之向内阁进行转变。
并作为议会的常设机构,成为新的王国中央。
当然、这其中的复杂和困难,又是各种扯皮。
同那些虫豸贵族之间的交流,已经让伊莎贝拉觉得自己有些睡眠质量降低了。
盖里斯那家伙是真当心大,这撒手掌柜当的,除去搭了个框架外,现如今各种琐碎的细节,都是她还有巴利安这些人在填充。
想到盖里斯的时候,伊莎贝拉就不由得叹了口气。
接着就挺她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派人去的黎波里的,避免安条克那边,直接吞并的黎波里。”
“对了,还有一个消息,”
“什么?”
“关于雷纳德的现状,我这边调查清楚了。”
当巴利安提到那个名字的时候,伊莎贝拉的小脸上,流露出了毫不遮掩的憎恶。
“他在哪里?”
“安条克。”
……
此时此刻,雷纳德身在巴格拉斯,正与当地圣殿骑士团安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