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在十字军离开后,也能作为提尔的新城区。
盖里斯提交的计划书,是通过巴利安家族下属议员的渠道,被递交进议会的。
相较于该方案的完善,其他人提出的思路,就过于单薄与缺乏细节了。
由于盖里斯系统的考察了提尔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并对市场物价进行了调查,加之资金流动都有概念。
因而在盖里斯的新城计划中,从最初的资金筹备、建材运输、人力成本、审核验收都有提及。
属于一眼看过去,就完备到不像话,极具可行性。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18%的债券利息,使得议院里的老爷们,有了极其可靠的方式,来分润新城区开发所得的红利。
王国能否在五年后依旧存在,确实是一个未知数,但就算王国真的灭亡了,他们又能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哪里去呢?
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财产转移方式。
作为耶路撒冷的贵族,他们就确实与耶路撒冷王国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一家由王国做担保,抵押了大片土地,通过发行债券凑集资金,从而建设起来的有限责任制公司。
这种金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让许多人心中打鼓难以理解。
这个年代,或许只有部分意大利人,才能够产生一定认知。
但如果把这么复杂的东西,简化成向王国借钱,并由王国提供高额利息的话。
便是最没文化的提尔城老城区市民,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对于缺乏财产转移能力的耶路撒冷贵族而言,如果能想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话。
就能明白这是一次没得选的赌博。
五年后,耶路撒冷王国依旧存在,第三次十字军大获成功,那么在座各位人人都有红利。
如果五年后王国崩盘,那么作为耶路撒冷的贵族,大伙还不如人人去死。
因此,盖里斯的计划书,早早的就通过了,包括相当多威尼斯与意大利商人在内,都对这份债券予以认购。
至于巴利安所在的伊贝林家族,又或者伊莎贝拉本人,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予以了莫大的支持。
现如今,公司的筹备工作,其实也已经完成。
盖里斯之所以出现在巴利安家中,更多的只是针对一些细节,进行更深一步的明确,与巴利安之间进行通气。
在尽力减少误会后,从而正式开土动工。
提尔城的新城区,依托旧有城区,在提尔的北部土地上进行初期建设。
当然,就目前来说,这里与其说是新城区,倒不如说是一片新军营。
相当一部分的德国十字军,已经追随着“红胡子”巴巴罗萨登陆提尔,并且参与进自身军营的建设。
……
阳光很是明媚,大海吹来略微咸腥的空气,在这么一片开土动工的土地上,扬尼斯觉得自己脑子有些晕乎乎的。
确实,一个人的命运啊,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奋斗,还要结合历史进程。
许多时候,说不准人生的转折点,突兀之间便出现了。
两个月前,自己还在码头扛包,因为喝醉了酒与人斗殴被旅店老板赶了出去,无家可归。
两个月后,自己就入职了新岗位,作为一名“班长”,带着昔日的工友们,在这里进行倒木运动。
不是、这个,谁能想到当初和自己睡一个房间的兄弟,居然是巴利安家族的贵客,现在亲自筹建新城区。
自己还信了对方的话,拿着妮萨的钱,通了关系买到一点债券。
虽然这点债券总额不高,也就5金第纳尔,但不管怎么说,都证明了自己是王国的“自己人”。
因为存在利益捆绑的缘故,在政治上,他也被认为是可靠的对象。
哪怕没有盖里斯出面,这家“商会”中的人,都对自己充满了友善态度。
毕竟,貌似这家“商会”中,不论是管账的、还是工程师、又或者武装巡逻的帕拉丁,都或多或少认购了一部分的债券。
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和妮萨的那些钱有打水漂的可能。
但“商会”这边刚一开工,基于可靠这一条件,他就被询问是否要过来当一名班长,每个月能拿到三金第纳尔的薪资。
这钱看似不多,但却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扬尼斯,不必再去过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能真的存下来钱。
似乎,未来在这一瞬间,就变得光明了起来。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烦恼。
如果扬尼斯想保住自己这份工作的话,就如当初似乎在喝醉酒后答应过盖里斯的话,自己要去识字、要去算数。
每个月都会有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话就会面临扣钱的可能,数次不通过,更是有可能被直接开除。
为了保住自己这走狗屎运得来的生活,扬尼斯不得不每周要去上三次课。
学习简化拉丁语、了解100以内的加减乘除、温习“基督教教义”。
这些课程,都是黎凡特投资公司组织人手开设的,主要是占用周一、周三、周五下工之后的时间。普通工人是否上这些课,“商行”并没有作明确规定,但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