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还远未恶化到后世那个地步。
其有着颇为壮丽的自然景观,从北到南、无论是森林、河谷、悬崖、戈壁、沙漠,都能见到。
提尔地区的年降雨量,更是能够达到700mm,已经谈得上一句降雨充沛了。
在提尔城墙内的大量底层贫民,有事可做并且迁徙到城外工地劳作后。
提尔城的市容环境,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改善。
有关这个问题,盖里斯也是时常与自己身旁的帕拉丁们进行过讨论。
“我们这个时代,无论是农村又或者城市,其实都面临着一个绝大多数人从未想过的问题——失业”
“一个农民,一年农忙,说是从头忙到尾,但真正多少时间投入进农田生产呢?12个月里有8个月都不是主粮的生产。”
“一个城市学徒,累死累活、干满一年,又能拿到多少钱呢?如果干活拿不到工资,那么和失业又有多大区别?”
“至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城市流氓与乞丐,就更不要说了。”
教育,不只是教育扬尼斯那样的工人,也同样是对公司的上层进行教育。
这个所谓的黎凡特投资公司,主要的骨干成员,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外约旦地区的技术人员。
其中相当多都是培训期或者考察期的帕拉丁。
针对这些人,盖里斯自然是要担负起,更加深层次的教育,至少要让这些人,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存在一定的认知。
“工作,在我们这个时代,本就是特权。”
“能够直接获取钱币的工作,那更是一种绝大多数人求而不得的东西。”
“也因此,先前我们给地方农民进行减税也好,大量的十字军来到提尔城进行消费也罢,提尔城内的大多数人,因为缺乏一个明确的工作岗位,其实根本没办法去获取收益。”
“但我们公司不一样。”
“确实、公司的钱是借来的,但那些借来的钱,却经过我们每周发放的工资,真正意义上,大批量的向提尔城的底层手中流通。”
盖里斯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他现在所进行的教学,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经济学课程,
他其实是将这门课命名为社会科学,主要目的是在于灌输一些“常识性”的认知。
就和盖里斯将另外一门课命名为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为了让他的这些追随者们,有着更加清晰理智的角度,来对世界进行认知。
而不是说真的要去成为什么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
今天所讲的这些,其实便是要让公司里的这些人,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对提尔城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公司借贷,却让提尔城的底层市民们改头换面。
这在后世,其实就是一个很粗浅的“基建经济”罢了。
不论事后,那些投资了大量货币购买债券的贵族们,是否会财富翻倍。
这些参与了新城区建设的工人们,都将会从绝对赤贫的状态,跑步进入一个家有余粮的地步。
如果说贵族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10到20的变化。
那么工人们,其实是完成了从0到1的变化。
工人的1相比于贵族的20确实不值一提,但相较于原先的0,却已经是无限大了。
换个角度理解便是:只要我够穷,那么任何一丁点的进步,都有着莫大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