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经的耶路撒冷王国,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除去名字外,就没多少是相同的,几乎所有的行政机构,都是由来自外约旦的教团成员为骨干进行构架。
盖里斯是真该对萨拉丁说几句谢谢,感谢对方帮助自己清扫了土地贵族群体。
在贵族脱离了土地的情况下,那么那群贵族,便是连找茬、掀桌的能力都没有。
无论是巴利安、又或者盖里斯,从来都不忌惮那群虫豸,确切点说,把这么一群虫豸放在明面上,不仅不会带来多少麻烦,还能去破坏敌对派系的凝聚力、拖累对方。其他那些还愿意走上战场,愿意起表率作用,具备军事素养的贵族,则是安排了只拿年金的荣誉贵族身份,算是从渣滓中筛选出还能打的,表明自己继承了耶路撒冷王国。
真正有能力进行大举破坏的雷纳德,则在安条克就已经被处死了。
而现在的反对派领头羊伊拉克略,更是每次开完会后,都要记录一份会议报告,给盖里斯递过去。
王国里哪还有宵小能够造次呢?
盖里斯可谓是真正的无冕之王了。
无冕之王确实是无冕之王,哪怕伊莎贝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耶路撒冷女王了,但盖里斯却依旧拒绝戴上那顶世俗王权的冠冕。
甚至于他都未亲自替伊莎贝拉加冕。
留给盖里斯与伊莎贝拉在新婚后温存的时间并不多,仅仅是三天之后,加冕仪式就已经筹备完毕。
相比起婚礼的盛况,加冕不遑多让。
耶路撒冷王国最为神圣的拉丁宗主教伊拉克略,亲自给伊莎贝拉加冕。
毕竟在教会将自己包装成普世教会最高教长前,罗马教皇也不过是五位宗主教之一罢了,耶路撒冷宗主教甚至意味着与罗马教皇在一定程度上等同。
耶路撒冷宗主教区可是在公元5世纪时,便被罗马帝国所确立且承认的五个宗主教区之一,与之相并立的只有罗马宗主教区、安条克宗主教区、亚历山大宗主教区还有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区。
因伊斯兰教的崛起,五大宗主教区最后只剩下了罗马宗主教区和君士坦丁宗主教区,还被基督教政权掌控。
随着1054年的分裂,也由此诞生了罗马天主教还有君士坦丁东正教,这两个在历史上影响最为悠久的基督教派。
伊莎贝拉被伊拉克略在额头上涂抹圣油,紧接着再被授予一顶王冠,宣告着她已成为东方最为神圣王国的女王。
至于盖里斯则在一旁旁观。
加冕仪式结束后,紧接着便是由伊莎贝拉对过去三年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依次授予爵位,进行了一轮贵族册封。
而后真正的重头戏也开始了。
“在此,我以耶路撒冷王国国王的名义,宣告收复失地正式开始!”
当着所有前来宾客们的面,伊莎贝拉如此高声宣布。
至此,最后的反攻号角被吹响了。
塞浦路斯岛上千帆云集,提尔城下整兵待发,一切都在准备着,只待春收完成,一次彻底的复国战争将会打响。
在那之前,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人才调动,为之后的失地收复进行准备。
……
外约旦,亚嫩郡,斯卡尔村。
贝尔纳从床上爬起来后就闷着头不吭声,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他必须在今天向厂里给出一个答复。
就在一周前,厂里的上级突然找到他,问他有没有意向去提尔那边工作。
说是提尔那边急缺人手,如果他愿意过去的话可以帮忙安排,去了之后一方面是能多拿一笔补贴,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贝尔纳这个层次的骨干,去了那边之后必然是要进机关的,也算是升官了。
贝尔纳是最早一批加入队伍的士兵,参与过斯卡尔村河谷口的初战,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希望在部队里长期干下去,所以后续退役了,没有和当初的战友们一起平步青云。
不过他依旧是一名合格的民兵骨干,在过去两年里带了不少新兵出来。
而在民兵队伍不集结的时候,贝尔纳也在斯卡尔村建设的工厂里,担任保卫科科长的职务。
当然这个保卫科科长,也就是厂里的一个职务,顶多算是厂里的骨干,距离管理层还是差了一层。
按道理说,这换个地方就能提薪升官的,没啥人会拒绝才对,可贝尔纳就是犹豫了。
他先是按照教团宣扬的虔诚生活方式,刷牙洗脸整理了个人卫生,再是穿上自己的制服,整理好自己着装,尽量收敛自己神情里的疲倦。
不管怎么说,今天都是厂里正式上班的日子,不能因为自己的那点情绪影响到了工作。
贝尔纳在厂里的工作,也不算多累,但也确实担着风险,他要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还有厂里的财物不会因某些原因失窃。
虽然在厂里上班的工资薪水不错,养活一家人基本上都绰绰有余,可不少员工确实习惯不太好,喜欢把厂里的东西当成自己的。
对于这种小偷小摸的现象,厂里这边管的相当严厉,基本上抓到一次就是警告加三倍赔偿,两次记过扣薪水,第三次就是开除了。
曾经贝尔纳以为不会有人敢一而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