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钱。”
“哎呀,你们知道什么啊!老三这样做的对,他那亲家可不是好相与的,如果让他知道老三有钱,还不狮子大开口啊!”
“怎么老五,你认识老三的亲家啊?”
“不认识,但我认识他们村里的人,聊天的时候说的。”
三哥叹了一口气说道:“老五说的没错,我这个亲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家有三个闺女一个小子,老大被他给卖了,老二虽然不是卖,但也差不多,我家小子娶的这个是三闺女。”
“不是老三,小侄子娶不到媳妇了?你干嘛给他找这样一个老丈人?”
李家村现在可是富余村啊!虽然说外面不知道,但要想找个媳妇还是还是没问题的。
三哥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她爹不是个东西,但孩子好啊!孝顺,善良。”
“呃!这样啊!”
“老三说的对,虽然她爹不是玩意,但他家三个闺女都是好孩子,只有他那个儿子不是好东西。”
听到他们的对话,李加一就头疼,一个不是东西的爹,还有一个不是东西的弟弟,估计以后麻烦不会少。
“老三,下彩礼了吗?”
三哥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
“那对方要多少彩礼?”
“五十。”
“多……多少?”一群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三哥。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特别是农村,彩礼一般就几块钱,条件特别好的,给个十块八块的。
一些家里条件不好的,甚至给两块钱的彩礼,正常情况下,基本上都是五块钱的彩礼。
要知道现在可是集体制,一个家庭,忙活一年,也就分点粮食和十几块钱。
而这十几块钱,差不多够下一年买油盐酱醋的。
这张口要五十块钱的彩礼,就算是城里都很少,要知道就算是城里,彩礼也就十块八块,最多再拿两包点心和二斤水果。
“我说老三,这条件你都答应?”
“我不答应怎么办,我家那小子就喜欢上了这姑娘。”三哥无奈的说道。
“三哥,要这么多彩礼,总有个说法吧?”李加一问了一句。
“嗯!是有说法,那就是以后不再往来。”
五哥这时候喊道:“这是又把三闺女给卖了。”
“呃!”
李加一也愣了一下,如果按照三哥说的,对方这确实是把闺女给卖了,怪不得要五十块钱。
这个年代,五十块钱在城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农村,绝对是一大笔钱。
一个家庭一年分十几块钱,这五十块钱要三四年才能存够。
别忘了,这说的是三四年不一分钱的情况下。
可是这可能吗?不点灯啊!不买盐啊!
其实就算是在城里,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五十块钱,对于富余家庭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城里又有多少富余家庭。
大部分家庭,挣的工资刚好够一家人开销,毕竟城里到处都要钱啊!
在农村,粮食是分的,所以不到什么钱,但在城里,什么都需要钱。
别的不说,就说李加一家所在的七号院吧!整个七号院,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收支平衡。
这还是在李加一帮助的情况下,比如程巧云家,徐大娘家还是孙大爷家。
要不然就不是百分之六的家庭收支平衡了,还要有百分之十几的家庭入不敷出。
他们现在在李加一的帮助下,每个月都有富余了。
要不然整个七号院,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家庭还有富余。
富余和富裕是两个概念,在整个七号院,要说富裕的家庭,估计也只有两家,李加一家和廖凯家。
哪怕是南易和何雨柱都不敢说是富裕家庭。
当然,李加一家是因为李加一,要不然的话,同样是属于富余家庭。
七号院就是整个帝都的缩影,七号院是这样,整个帝都也是如此。
“三哥,我劝你给钱的时候,最好让对方写个断亲书。”李加一说道。
在后世到处都是讲法律,就算是有断亲书都没有用,但在这个法律不健全的年代,这玩意特别管用。
“没错老三,我觉得加一说的对。”
其实李加一是他这一辈中年龄最小的,这要在过去,他的名字肯定跟他爷爷差不多。
不是叫老根就是叫老幺,没办法,过去都没有什么文化。
名字更是想叫什么叫什么,狗蛋、石磙、牛槽、铁锤等等。
“嗯!回头跟儿媳妇商量一下,如果她愿意,那就写。”
听到三哥这话,看来三哥对这个儿媳妇也特别满意啊!要不然就不会说跟她商量了。
这个年代,女孩子要是摊上这么一个爹,一辈子基本上算是完了。
虽然说建国初期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自由恋爱,不允许包办婚姻。
但效果并不好,不要说农村,就算是在城里,基本上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说农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也不允许恋爱。
你敢谈恋爱,就敢说你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