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网络电视(1 / 2)

第124章 网络电视

7月28日。

农家小院遗址。

地下2层控制中心。

“a03通讯信号塔已建立。”

“网络覆盖范围扩张百分之三十七。”

“当前占用算力12%。”

随着第三座通讯信号塔的建立。

江河市地图上。

代表网络覆盖范围的淡绿色光芒,立刻蔓延到了江河市主城区九成以上的区域。

总上网用户,在随后的短短一天内,攀升到了300万的数量级。

“这个数量。”

“应该差不多已经到极限了。”

苏武翻阅了一下登录用户的分布区域,发现大部分都位于官方避难所内部。

来自于民间私人避难所的用户,占据的数量十分稀少。

这种情况,当然不代表民间避难所在之前的灾难中损失严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的掌权者,不愿意开放网络接口而已。

在与官方的物理通道几乎被彻底切断的现在。

但凡稍有规模的民间避难所。

都不可避免的会滋生一些野心。

他们或许未必会想着对抗官方,或者吞并其他避难所。

但是关起门来,在自家的小天地里胡作非为,享受权力快感的勇气,却并不缺乏。

“看来,对于那些电视节目的安排,也需要更加重视一点了。”

民间避难所能挡得住互联网的接入。

却挡不住单向发送的视频信号。

这些位于市区附近的民间避难所,在末世前吸纳的总人口约在120万人左右。

而根据官方避难所到目前为止的伤亡比例,来进行推算。

哪怕到了现在,那些民间避难所里的幸存人口,应该也仍然还保留有100万以上的数量。

已经属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如果好好经营一下相关的节目,说不定就能在以后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或者最差,也能让那些关起门来的避难所高层行为收敛一些。

一个外边到处都是灾难,不存在人烟的荒芜世界。

和一个仍然存在着文明秩序的世界。

带给人的感官完全不同。

前者会让人绝望和认命。后者则会给人带来希望,还有对压迫的激烈反抗。

即使再暴虐的统治者,面对一群心怀希望和向往外界美好生活的领民,表现上也多少会有一些顾忌。

看完了报告。

苏武转头又立刻投向了其它的事务。

互联网很重要,但却又并不是唯一。

在尝到了和周希武大型避难所交易的好处之后。

苏武被彻底的激发出了相关的兴趣。

开始兴致勃勃的尝试在地表建立起一张运输物资的物流网络。

通过提供运输和维修服务,来从各个避难所手中攫取利润。

为此,他又投入了10点生存点。

将一支运输集群中的所有仿制车辆,全部加装了新款的散热系统。

然后再以其作为运输物资的主要工具。

这张物流网络在建立之初。

就立刻为苏武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大量私人避难所生产出来的特产,借助苏武的运输网络被输送向其他地方。

一些基础物资,也开始向某些急缺的避难所流动。

而在这些物资转移的过程中。

每一次,苏武都能从中赚取相当于货物总值的5%到20%的利润。几乎比直接开采一座大型矿山的利润还要更高。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

“一支运输集群,总共11辆运输车,差不多已经足够满足整个江河市的需求。”

“接下来,该去把改造的名额,放到拾荒集群上。”

“对城市废墟这座近在眼前的矿藏,也是时候重新开采起来了。”

整个江河市不过数百万人,间距最多不超过四五十公里。

真正需要支付高额运输费用,也要进行跨避难所之间的交易,其实数量相当有限。

以一支运输集群,一次最多可以运输550吨物资的运力来说。

的确已经能够填满需求。

没有继续扩大下去的必要。

而对于城市废墟中蕴藏的各种资源。

苏武很早以前就相当眼馋。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它的开采一直都是时断时续。

到最后,苏武从与其他避难所,还有拾荒者手中交易来的废旧金属,反而都要远远超过他自己去城区中拾荒的收获。

但现在。

随着地表温度突破80度,拾荒者基本已经绝迹。

苏武手中的生存点日益充裕,也有余力生产出更多工程车辆的情况下。

拾荒又重新成为了苏武需要正视的问题。

单看收益,一整天的拾荒下来。

可能都不如一趟几十分钟的运输任务。

但它却足够稳定,并且能够提供各种近乎全面的工业生产材料。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

城市废墟就像是一个集中了世界

最新小说: 聊天群:末法西游,投资万界 随军娇妻超好孕,绝嗣大佬放肆宠 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 斗罗绝世,世界调制模式 凡人修仙:我的灵根能无限进化 斗罗:绝世之御兽之王 说好的上泰山派,你给我九龙拉棺 灌篮之木暮 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 戒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