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按照事先搭好的方向发展,就能结成一间蛋壳一样的圆形树屋。
这个原理跟搭葡萄架一模一样。
最后,这种桉树树屋成功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考验,紧密且坚固,比原始木屋好用多了。
于是,简依等人立马抛弃了搭建原始木屋的想法,收集了大量的桉树树枝,在地基上建造起十个小树屋和一个大树屋。
小树屋有五六个平方,小得可怜,但这个大小比其他尺寸都坚固。
树屋里面用草垫铺了一张床,还有个用变异巨树躯干做的木墩小桌,虽然简陋,却也保证了旅客的最低需求。
大树屋就大得多了,接近三十个平方,里面摆了简单的桌椅,给旅客们提供一个公共休息区。
树屋与树屋之间,用桉树树枝搭起来的架子连接,最后在大树屋里汇聚。
简依给小树屋编号,从一到十,又在当做大堂的大树屋前挂了一个木牌。
牌子上用黑炭写着“小旅馆”三个字,简明扼要,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地方。
对此,郑兰心有心想要吐槽,但又不敢,只能在背地里无人时,嗤笑一声:简依你个取名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