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穷点也好
新年第一天还没到,除夕夜。
差不多二十四岁的宁国公贾蓉从皇宫回来,主持家里的祭祖事情。
天黑路滑,刚到家门口,贾政就带着不成器的儿子贾宝玉出来迎接。
“国公爷。”
贾蓉从马上下来,笑着说:“皇上赐了我紫禁城骑马上朝,不过这寒冬腊月,冻得手疼脚疼,快进去说。”
贾宝玉好奇道:“以前不是坐轿子吗?”
贾蓉解释说:“我现在算是武官吧,不过也算是文官,哪里都行。”
三人一起从正门进入,说话的功夫贾母等人就从屋子里出来了。
贾母如今没有荣国公夫人的身份了,但毕竟是贾家人,该有的规矩都要有,依旧是贾府女眷之首。
儿孙有错,贾母是教子不严,但在家族的规矩里依旧是贾母。
祭祀的时候男女分开祭祀,尤氏按理来说也能主持,不过贾蓉请了贾母,她自然懂规矩退居二线。
看到贾蓉回来,贾母在鸳鸯和王夫人的搀扶下过来说话。
“国公爷。”
贾蓉客气道:“老太太进屋说,等下我先带着族人们祭祖,后面就劳烦老太太带着贾家媳妇姑娘们祭祖。”
老太太感慨道:“应该的,幸好如今贾家再次出了国公,不然我这老骨头真没脸见祖宗。”
贾蓉好奇道:“老太太见过先祖吗?”
众人进屋说话,尤二姐和秦可卿主动掀开帘子,今天她们做的都是丫鬟事情。
祭祖的时候丫鬟不能进去,都是贾家人在做。
晴雯等人依旧是丫鬟,薛宝钗也是如此,暂时不能进入贾家祠堂。
进屋后其余人去通知贾家族人和乐师等人做准备,祭祖不算音乐违规,毕竟下葬的时候也要吹拉弹奏的,哀乐不算音乐。
老太太坐下后,贾元春拿来毯子帮忙盖住膝盖腿部,旁边人递来暖手的暖炉。
“我是重孙媳妇进的贾家门,如今已经快五十年了,自然是见过祖宗的。”
贾家两个公爵是同胞兄弟,宁府这边祭祀的是两兄弟的爷爷奶奶。
老太太嫁来的时候不光是第一代宁荣二公在,二公的爷爷奶奶也在,随后多年媳妇熬成婆,身边也有了重孙媳妇伺候。
贾蓉点了点头,“老太太入门五十年,再加上前面五十多年,上三代,下三代,算起来贾家也有百年之久了,如今到我这里是第七代,到我儿子这里是第八代。”
老太太也感慨万千的点了点头,贾家已经过去了百年,也经历了不少事情。
这个时候,外面仆人站在门外喊道:“老爷,人已经都到了。”
贾蓉站起来说:“好,我先出去主持事情,本儿还小,这几年事情也多,等下祭祀的时候我还和你们一起。”
“好。”老太太答应了。
贾蓉是长房唯一传人,虽然还有个贾什么的人,但早就被贾蓉打发出去了十多年了,众人早就忘记了这个人。
小孩子贾本贾术也可以祭祖,但年纪小不稳定,端菜的事情摔倒了大家都难看。
这几年朝廷内外也不太平,贾蓉的说法没问题,大家都求稳不想出差错。
众人很快分别祭祖,男方在正殿祭祀先祖,女方随后在正堂祭祀追悼宁荣二公这两个贾府主要人员,以及其余亲戚的牌位。
殿和堂并不一样。
宁荣二府因宁荣二公而起,女方在正堂祭祀,位置是正门、正院、仪门、大厅、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内堂,一路正门打开进入。
贾家男人祭祖祭先,在正殿,进了院门仪门后往左去祠堂。
以后祭祀贾蓉也要在正堂祭祀,宗祠当然也有,主要是供子孙祭祀,贾家媳妇孙媳妇只能来这里祭祀让家族继续荣耀下去的宁国公。
贾家八代了,族人自然不少,从宗族祠堂门口到大门外面宁荣街上,排队跪着各房上百位贾家男人。
能进门祭祀的只有贾蓉几人了,贾代儒虽然是目前辈分最高的,但贾蓉不给他面子,他就没面子。
对贾家祖宗来说,老孙头肯定没有宁国公有面子。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老孙头贾代儒连个秀才都不是,又穷又懒,连个学堂都管不好,哪里有资格主持祭祖。
今年依旧是贾蓉主祭,就和前几年一样。
男方祭祀完后去吃饭,女方开始祭祀。
贾母带着邢氏王夫人尤氏贾元春等人进屋,表情肃穆。
邢氏没离婚,依旧是贾家儿媳,陪同婆婆没有问题。
王夫人没啥好说的。
尤氏是玉字辈的大媳妇。
李纨也是玉字辈的媳妇。
贾元春和王熙凤的顺序不好排,王熙凤按照道理来说是没资格进来的,已经是被休了的女人。
但是贾蓉让她进,其她女人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去告官说贾家不懂规矩吧。
老太太在这种事情上没说什么,反正这女人给贾家人生儿育女,对祖宗来说……反正都一样。
贾元春还是站在了前面,什么都不想看。
王熙凤自知理亏,站在了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