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陆纪行意外热卖
“北京乱了,大陆那边闹起来了啊!”
“这算不算是XX治下的五四运动?”
“让XXX也尝一尝□□的滋味。”
“一腔热血,太单纯,容易给人当出头鸟,只怕要倒霉。”
礼拜六的清晨,梅思在早餐店门前排队买豆浆,挤作一团的人群中,嘁嘁喳喳议论。
梅思微微皱一下眉头,这几天无线电里都在说,大陆出现风波,许多学生聚集在XXX,翻开报纸,也是连篇的社论,都在讲北京的政治动荡,各有说法,不知究竟怎样,可惜这个时候,自己不很方便过去,时机过于敏感,况且那一次回故乡,发生了房颤,从此一想到再回大陆,就觉得心脏仿佛又有一点难受。
十分钟后,梅思一手拿着豆浆,另一只手拿了几份报纸,便回到家中,把包子从蒸锅里夹出来,放在盘子里,张嘴就是一口,赶忙又吐出来,太烫了。
她向包子吹气,又用报纸对着豆浆扇风,等过几十秒,好容易凉了些,赶紧吃掉,便坐在窗前看报,一份接一份,越看嘴角越是往下垂,整个面皮都仿佛沉重了,明显感觉到向下耷拉,梅思赶忙放下报纸,揉了揉自己的脸,虽然已经是这个年纪,却不想成为一个沉着脸的老阿嬷,满身丧气,让人看到了只想远远避开,况且六十六这个岁数,不是很吉利,要调整心情才好。
四月的天气还不是很热,进入五月,温度便明显上来了,尤其到了下旬,更是燠热,二十八号礼拜天,哪里都不必去,梅思便闲闲地坐在窗前摇着扇子,夏天是真的来了啊,从早起就这样热,看来只好到梅林中躲避一阵,虽然不好去北戴河避暑,但有梅林,在这样的酷暑,也是一个清凉的胜地。
午间,梅树下的餐桌上,摆放了一盘色彩缤纷的菜肴——酸奶沙拉。
青菜汆烫过了,土豆块是烤熟的,一颗水煮蛋,还有小半颗西红柿,上面淋了浓稠的酸羊奶加盐、胡椒粉调成的沙拉酱,材料着实丰富。
从故乡回来差不多两年,梅思把《丁玲文集》读完一遍,是几年前的书,就是她家乡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发行,越是看到后面,梅思的感触就愈强烈,“文学天才将消灭个干净,天真活泼的态度将变成偶像般的尊严”。
一篇不长的文章,让梅思重回延安,《三八节有感》,当年发表出来,给批得很厉害,报上整天能看到批判驳斥的文章,即使批评的对象不是自己,梅思也感觉如坐针毡,句句都是自己的痛点,丁玲同志那支笔,仿佛就是替自己写出这些文字。
当时自己其实涉世未深,还没有经历独属于女人的创伤,只是听来的故事不少,代入其中,便常觉愤愤,年少的自己,曾经是那样一个敏感的人啊,也很容易抱不平,愿意为许许多多受冤屈的人呐喊,比如工友,比如农友,比如女性同胞,所以那些批判的文字虽然投向丁玲,梅思却觉得矛尖是扎在自己身上,浑身皮肉都紧绷起来,心脏扑通通乱跳,头发仿佛给人大力揪起,发根生疼。
如今再读这篇文章,便只看最后的部分,丁玲女士对女性的告诫,如今的梅思,是偏爱这种“指南”类的文字,直接给出建议就好,自己想要知道的是应该怎样做。
“下吃苦的决心”便不必了,这些年来,苦头已经吃得够多了;“用脑子”,医生和自己说“少要思虑,放宽胸怀”;最要紧的便是“不要让自己生病”。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自己虽然不再用得到,但身体是生活的根基之一,人要活下去,还需要其她的根基,比如财产、学识、感情,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许多年来,自己都很留意,再忙碌也尽量按时吃饭,近年条件宽松了,便注意调配饮食,从图书馆借了家政类书来看,学一些料理餐食的方法,荤素也注重结合,营养均衡,毕竟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条件达成另一条,“使自己愉快”。
愁眉苦脸伤身体,古往今来许多才女,叶小鸾石评梅,为了这个多愁哀怨,早早离弃了人世,“革命的乐观主义”,自己是早没资格讲了,本身也不是个乐观的人,不过自己确实不愿意整天悲愁伤感,太痛苦,也损耗生命,当年的许多理想,如今早已淡去,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命百岁。
一整个白天,梅思都消磨在梅林里,吃了晚饭,洗漱了,才走了出去,到一楼门廊那里,打开信箱来看,有自己一封信,鼓鼓胀胀,从南宁寄来。
梅思心跳立刻加快,拿了信便赶紧爬楼梯,这么短的路也要遇到人。
“梅阿姨,一整天不见你。”
“唔唔。”
“阿姨走路慢些,这楼梯间灯闪,明天要让屋邨派人来修。”
“啊啊,是要和她们说。”
几分钟便站在门前,用钥匙开了门,两步闪进门去,“啪”地关了门,一时也顾不得反锁,站在桌边便拆信,那信掂着便重,取出来果然六七张纸,厚厚一沓。
陈露云开篇便说:“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反扑!”
改开十年,普遍的物质匮乏倒是缓解了,然而腐败明显严重,从前虽然生活清苦,但官员廉洁,因为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