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网上整天讨论的什么欧洲不卷,德意志人不读大学也过得舒服之所以被时不时念叨,其实就是因为德意志那边只有8000多万人而已。
有很多高端的制造业岗位,岗位需求比人才还多或者相当的情况下,你即使不那么拼也可以做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虽然这部分高端岗位抢过来塞牙缝都不够,但总好过没有。
以前岛国在1990年后在鼎盛时期也是如此,一个大学毕业生被几家名企抢着要。
就是因为产业强了,年轻人才有路子,不然你把卷子写出火了都不好使。
现在不管是在搞高瓴科技,还是在搞高瓴车辆,其实都是在为这个方向所服务的!
而这一切,核心点其实就是在做铺垫。
现在高瓴已经在上市的关卡期,这个所谓的概念,需要炒作起来!
关于ipo,高怀钧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节奏。
现阶段整个高瓴的用户数,产品影响力,还是销售数据,都是在稳定,甚至可以说是爆发性增长之中。
公司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评估,其实和影响发展的缺钱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上市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现在已经是2013年左右的时间点了。
这个世界,因为高怀钧的出现,世界的发展,相比较前世,都略有提前。
信息差优势,在以后会越来越弱。
牺牲一部分的股权,换取信息差的充分释放,高怀钧觉得,这很划算!
“现在高瓴准备什么时候上市啊?”唐莹突然问了一句。
高怀钧似笑非笑地看了唐莹一眼,“咋?你想来统筹高瓴科技的ipo?要不我给你牵头做主领航?”
“想死是吧你!”唐莹突然让他这么一打岔,给了他一个媚眼。
高瓴科技的上市,现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果这是一家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的公司,或许摩根史坦利会给她机会试试手,但是高瓴科技这种高潜公司。
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抛开大火的高瓴宋不说,不管是高瓴nova,还是mate系列,都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说。
更不要说,高瓴矩阵的其他产品,比如matepad,高瓴智慧屏等各种高瓴生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