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深宫密议
张太岳的诸侯王驾驶进宫城,入承天门,过午门,车驾在此停下。前方便是宫城里的内五龙桥,到此地,王驾下马,宗师临尘。
桥的另一侧,早有几名身材健壮的太监抬着肩舆等着。
张太岳走过内五龙桥,坐上了肩舆,太监们抬起肩舆,刹那间行走如风。
肩舆抬着张太岳,从未央宫前的中左门走出,继续前行,踏入前朝与后宫分隔的乾清门,立刻就见慈宁宫大长秋迎了上来。
张太岳这才下了肩舆,上前问道:“发生何事了?”
大长秋引着张太岳向后宫深处走,压低嗓子,说道:“陛下昨日就有些脑热,方才正在春风亭读书,忽然便昏厥了过去,至今未醒。”
张太岳面色一变:“太医怎么说?”
大长秋叹了一口气:“气运反噬……”
张太岳闻言,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按照此方世界的逻辑,个人武运不够的时候,可以投靠势力,凭借势力气运来补足个人的缺失,从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天下第一势力的朝廷,气运之浑厚自然无以伦比,那么作为天下之主的帝王,是不是无论个人气运如何,都能凭借势力气运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答案是否定的!
与一家一族的气运不同,朝廷气运的根基来自天下万方,亿兆黎民,既多且杂,这样的气运是无法直接使用的。
所以,才有了皇帝的存在。
奉天承运,奉的是天道纲常,承的就是这磅礴而杂乱的天下气运。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皇帝就像是一个净水器。
他要将天下杂乱的气运全部吸收,转化成大一统的朝廷气运,然后再以授官、拜将、恩赏、敕命等方式将朝廷气运分发出去。
由此形成一个以帝王为首,百官为辅,各司分管天下的朝廷气运闭环运行网络,构建出一个封建王朝。
因此,帝王虽然有着至尊的权柄,但也要承受“净水器”的职责。
而在“净水”的过程中,帝王个人武运往往会被冲散,因此除了极少数个人武运极强的帝王,比如开国太祖,绝大部分的帝王实际上是无法修行的。
相反,若是个人武运孱弱一些,就很容易受到“净水”的冲击,形成所谓的气运反噬。
当然,气运反噬也不是不能化解。
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分权。
相当于在净水器下面多找几个“分水器”。
最常见的就是帝王在临终时,若是继承者还小,就会指定数位顾命大臣,这其实就是指定几个“分水器”,来分担“净水”的压力。
比如张太岳,如今便担了一份帝王气运在身上,也承担了一部分“净水器”的责任。
只不过这帝王气运是暂时封给他的,时间一到,便要连同一些权柄全部归还给皇帝,这就是所谓的还政。
……
张太岳心事重重地跟着大长秋进入了皇帝休息的乾清宫,穿过四处可见的帷幕,来到宫殿深处,就看到一方宽阔的床榻上躺着一个少年。
这少年自然就是当今的大运皇帝,因出生于日出之时,尊号“赤阳皇帝”,实际上年仅十四岁,但因为十七岁才能执政,因此被改了年纪,对外宣称如今已经十六。
在床榻旁,一名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正忧心忡忡地望着赤阳帝,见到张太岳到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她便是赤阳帝生母,当朝太后,号曰“保慈庄太后”,因为娘家姓陈,因此提到她时,都以太后或陈太后代替。
陈太后来到张太岳身前轻声一拜,张太岳连忙避开,问道:“陛下如何了?”
“还未醒来。”陈太后叹了一口气,引着张太岳来到床榻前,说道,“弘儿的体质太弱了。”弘儿,指的自然是如今昏迷不醒的赤阳帝司马弘。
张太岳只是皱着眉。
赤阳帝体质差这一点朝野皆知,但奈何他是先帝唯一的骨血,总不能去另立他人吧?
名不正言不顺,更会引起天下动荡。
可是现在就这幅样子,那等明年还政,哪里还吃得消?
历史上,这样的帝王,会立刻分权给身边的宦官,从而造成阉党之祸。
不过张太岳眼睛微微一转,便问道:“娘娘有什么打算?”
这乾清宫中侍女奴仆全部散去,只有一个大长秋远远站着,陈太后这么急切把自己喊来,定然是已经有了盘算,只是需要配合。
果然,听到张太岳的话,陈太后说道:“张师父可知道天机宗?”
张太岳闻言,点了点头。
“天机宗有名丹,名曰承运丹,可以帮助帝王镇压天下纷乱之气运。”陈太后说道,“当年南虞后主体质孱弱,毫无人主之姿,依然在诸葛明烛死后坚守蜀州二十余年,就是靠此丹。”
张太岳轻叹一声:“老夫在古籍上也见过这样的记载,只是天机宗都已经覆灭数百年了,更何况一种丹药!”
陈太后摇了摇头:“龙虎坛的长春子大法师正在尝试复原承运丹,按照他的估计,大约需要八至十年时间。”
张太岳疑惑道:“太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