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故意(1 / 2)

第44章 故意

出宫。

命太子搬出未央宫。

对于这个问题,宦者令疑惑,而当皇后知晓后,不仅是疑惑了,她还反对。

“陛下,据儿此时出宫,是不是太早了些?”

椒房殿。

卫子夫一脸担忧的朝自己丈夫道:“按照规矩,储君成年后才搬出未央,他还太小。”

“不小了!”

原本在闭眼假寐的刘彻不客气道:“朕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立志打败匈奴,小吗?”

不知是不是政务繁忙引起的烦躁,皇帝此时的语调有点高,还有点不善。

径直翻身坐起,“皇后,你不要把他永远当成长不大的孩童。”

“他是太子,是储君!”

‘能看出朕为何遣他去河西,能猜到朕想制衡大将军,就意味着太子已经长大了!’

后面一句话,刘彻并没有对卫子夫说出口。

冷哼一声。

方才接着道:“至于你说的规矩,朕在位十几年,改的规矩还少?”

皇后卫子夫向来以性格柔弱示人,可有时候,拧起来,也有股难言的韧劲。

放在过去,皇帝如果说了重话,她多半就不会再还嘴。

可今天。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皇帝在殿内来回踱步,皇后坐在软塌上没动,垂眼道:“陛下说太子有功,要赏,让他提前出宫就是赏?”

“难道不是!?”

刘彻听出了质疑,声音陡然提高一个调门。

“太子能出使河西,与匈奴坐谈而面不改色,智计破敌,他已露锋芒!”

“以后就让他自己闯!”

“去见识见识朝中那些佞臣、奸臣、忠臣,把他养在后宫,阉宦、妇人之中,能有什么出息!?”

在育儿、或者说培养储君方面,皇帝有自己的一套观念,不容他人置喙……

这头。

刘彻一甩衣袖,径直朝殿外走去。

沿途宫女面色紧绷,纷纷屈膝见礼,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皇帝离开不久,在后殿得到通报的刘据匆匆赶来,甫一进殿,便见卫子夫默默坐在那里。

刘据放缓了脚步,脸上轻笑道:“儿臣已经知道了,出宫就出宫嘛,母后不用担忧。”

听到声音。

卫子夫才抬起眼,将刘据拉到近前,也挤出一个笑容,“母后不担忧……”

说完这句。

她才压低声音,有些不安道:“只是你现在毕竟有了弟弟,出宫早了,容易与伱父皇起隔阂。”

皇后忧心的有道理吗?

绝对有!

待在未央宫,和自己父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可一旦出了宫,以后再来,就得叫拜见、请安。

儿臣、儿臣。

届时‘臣’的属性,将会压过‘儿’。

再加上皇帝现在也不止一个儿子,时间久了,情感上难免就会疏离。

不过吧。

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出了宫,得到了自主权,必然有所失去。

诚如刘据先前所说:

出宫就出宫嘛,求之不得!

他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确实也有些惊讶,未央宫住得好好的,为何要搬?

等听完了先前争吵的转述后,刘据明白了。

皇帝老爹要来个玉不雕不成器!

说实话,仔细想了想,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好像还正中刘据下怀?

他在未央宫有太多事情不方便做……

当然了。

心中所思所想,没法对皇后说,只能温言安慰没事,让母后相信自己……

之后的半个月里。

长安城中,最引人瞩目的两件事,一件,是朝廷经略河西,另一件,便是太子出未央。

朝中官员不少对此产生猜想。

太子刚从河西归来,陛下就命其入住太子宫,是何寓意?职位高的,早从宫中得到风声,比如庄青翟一类,丝毫不慌,还暗暗激动!

职位低的,只能瞎猜。

比如某个刚被太子收到身边,养马的匈奴小子……

而关系近、职位还高的,直接入宫问,霍去病、卫青联袂而来。

对他俩,刘据就不像对母后那般温柔。

拍着胸脯,一脸牛叉样,说着什么:“舅舅、表兄勿忧,去了太子宫,以后哪儿就是我的地盘!”

“说一不二,多好的事儿!”

被他这混样一搅合,又听了卫子夫解释,陛下确实是因功赏赐,就是,皇帝赏儿子的方式,稍稍不一样而已。

霍去病不是很理解,但也不在意,还与刘据约定,以后去‘表弟的地盘’蹭饭。

而卫青。

多半能理解,不过并未点破……

身在长安,关系近的、地位高的,已经来问了,还有诸如姨夫公孙贺那样不远不近的,也表达了关切。

刘据原以为到此为止。

没曾想。

七月初,正式去往太子宫的那天,他姐姐、姐夫返回了长安。

刘据的姐姐何许人也?

卫长公主!

如果

最新小说: 于彼界重逢 仙尊纵横 照彻山河 官欲道 清冷遇疯批 你的白月光好像是替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魂医 强娶的夫君是渡劫仙尊 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