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61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61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1 / 2)

第61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武功爵。

一级为造士,二级为闲舆卫,一直到第十一级,军卫。

其实早在元朔六年,也就是河西之战的前两年,皇帝便创出这套爵位体系,开始售卖。

那一段时间……

“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

“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

“……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农陈藏钱经秏,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那两场大战中。

霍去病勇冠三军,获封冠军侯,张骞获封博望侯,因军功崛起、受赏的人很多。

正因为多,朝廷有点着不住。

但什么都能拖欠,唯独大胜归来的将士军功,拖欠不得!

皇帝随即置武功爵,一级十七万钱,方有:‘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堵上了财政窟窿。

通往宣室殿的宫道上。

卫青边走边道:“百姓买爵至第五级,可以成为候补官吏,优先录用,至第七级,可降罪两等。”

“初置武功爵时,豪商富户很是踊跃。”

一旁。

刘据微微颔首,能做官,还能用于免罪,有钱人自然踊跃,“可这样,好像比售卖二十等爵更糟糕?”

面对舅舅,刘据一向有话直说。

卫青双手捧着笏板,偏头看向他,笑问道:“你是不是担心官员来历驳杂,导致吏治败坏?”

刘据拱了拱手,“舅舅赐教。”

卫青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抬头看了看头顶阴云密布的天空,轻声道:“张汤为廷尉时,便时常游走于天下。”

“贪官污吏被其诛杀、下狱的不在少数,张汤升任御史大夫后,积威更盛,手下御史遍布郡国。”

“陛下能卖,就能收!”

只是收的方式很流氓,直接砍头抄家……

皇帝不是不知道卖爵位的弊端,不就是庸人当道、官员腐坏吗,那就来一个以毒攻毒。

用酷吏,治贪官!

刘据听完,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心说便宜老爹玩的溜啊,割完韭菜,还连根拔?

张汤也是个狠人。

虽久不在江湖现身,但江湖处处都有他的传说……

刘据感慨之际,卫青的话还没有结束,尽管太子与大将军交谈时,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主动靠近,左右无人。

可卫青说下一句话,仍旧不自觉地放低声音,“殿下以后若遇到一群身着绣衣的人,当警惕些。”

“此为天子走卒。”

“郡国之间的线报、动向,有些并不是张汤查出来的,而是陛下授意,绣衣士告知!”

绣衣士?

刘据眉头拧在一块,怎么有点耳熟,绣衣、绣衣士……绣衣使者!

这四个字浮现时,刘据心头一跳。

世人皆知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却不知早在汉朝,已经有了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特务!

有人可能会问。

秦朝的罗网、黑冰卫呢?这俩不是最早的吗?

嗐。

这俩在时间线上是早,可他们不保真啊,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历史上确切存在的特务,绣衣使者。

又名绣衣直指!

依旧是自创小达人创立,只听命于皇帝,职权之大,远超想象,可调兵、可杀官吏、可监察天下。

如果用句直观的比喻,那便是:锦衣卫管的,绣衣使者管,锦衣卫不能管的,绣衣使者照样管!诚然。

如今还没到绣衣使者彻底展露锋芒的时候,但藏在冰山下的一角,已经显现……

卫青没在这个话题持续太久。

见太子神情内敛,有了戒备,他又说回前事,“元朔六年前后的两次大战,已经掏空了府库。”

“陛下虽通过武功爵弥补了些,不过此策后继乏力,至于原因……”

说着。

大将军朝太子看了一眼,那意思很明显——你知道的。

刘据确实知道,自己老爹割韭菜割太狠,天下富户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掏钱又掏命。

“所以河西之战后,国库紧张,父皇打起了诸侯王的主意?”

“是,也不是。”

卫青这句话的意思,是陛下不止打诸侯王的主意,此次的目标,是天下所有有钱人!

诸侯王有‘白纸币’,富户也有富户的招数。

不卖爵了,这招已经臭了。

皇帝先礼后兵。

先跟天下有钱人讲道理,“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你们都有钱,朝廷要干匈奴,财政困难,捐一点吧。

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

什么?

陛下伱说什么?我没听到

“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从文景之治到现如今,盐铁可由私人开采、冶炼,随之诞生的豪商巨贾不计其数。

而且,如果有铜山,甚至可以铸币!

是的,就

最新小说: 于彼界重逢 仙尊纵横 照彻山河 官欲道 清冷遇疯批 你的白月光好像是替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魂医 强娶的夫君是渡劫仙尊 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