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未雨绸缪(1 / 2)

第63章 未雨绸缪

卫青的沉默,大家早已习以为常。

他并不是在财政的上不发表意见,民政、刑罚、礼制等,都不插手。

以往朝堂议事,除非涉及到兵戈、军务,否则大将军一般不开口,而只要开了口,往往又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追根溯源。

还是卫青影响力太大。

他今天如果公开表示,支持盐铁专卖,朝堂上的武官有一半都得跟着走,剩下一半即使不支持,也不会再唱反调。

确实有利于皇帝要推行的政策。

然而。

皇帝不一定想看到这一幕……

就刘据这么多天的听政经历来看,他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这对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

君臣和睦!

是的,就是君臣和睦。

皇帝老爹虽然有些腹黑,但奉行的也是帝王平衡之道,坐上了皇位,难免向着政治生物转变。

数千年来,凡是帝王,大多如此,不使手段才不正常。

而舅舅卫青呢。

堪称为人臣者之楷模,姐姐是皇后,自己是大将军,小外甥是太子,大外甥是军方新贵。

卫青却丝毫没有娇纵跋扈、逾矩越轨的行为,反而一直谦和、守礼。

在这大汉朝。

随便换一个外戚来,毒杀皇帝的梁冀、篡位的王莽,哪一个不是牛逼轰轰?

即使不举此类极端的例子,单单说近在眼前的田蚡,也是个一朝得志便尾巴翘上天的主!

敛财好色、排除异己、卖帝求荣,哪一个不是信手拈来?

与他们相比。

卫青真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小舅子!

刘据知道,其实皇帝更知道,所以议事结束后,皇帝又一次将大将军独自留下,边用膳、边商讨国事。

两人独处,就能畅所欲言。

探明态度也好,寻求支持也罢,皇帝都需要自己这位爱卿给些意见。

涉及国家大事,儿子也得靠边站。

用膳没有太子的份儿,想吃,回太子宫自己造去……

且说。

刘据之前批判过差点跟皇帝学坏,并不意味着他不学了,而是要去其糟粕。

用人治世方面,刘彻很有一套。

他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必须得承认的是,能称为武帝的男人,的确有种独属于自己的魅力。

今日。

刘据再一次从便宜老爹身上,学到了一项优良品质——未雨绸缪!

太子宫,后堂。

正值饭点,同坐的还有苏武、金日磾两人,这一招礼贤下士,可不是刘据跟皇帝老爹学的。

他本就不摆什么架子,太子宫又没个能和他一起吃饭的,每次孤零零,刘据索性将两人喊来一起。

凑个气氛,顺便……增进情谊!

一举两得嘛。

饭后。

苏武自去执勤,太子舍人与郎官职责相似,既负责太子宫宿卫,又兼文书、侍从之职。

堂内,刘据独留下金日磾,“听说你弟弟在跟宫中侍卫打听漯阴侯的事?”

冷不防听到这话,金日磾脸色一紧,眼神慌乱。

“殿下……”

“不必紧张。”刘据打断他,轻松道:“你想报杀父之仇,无人可以指摘,孤甚至能给你提供点帮助。”

金日磾此刻很迷糊。

自己要杀的浑邪王,如今可是朝廷的列侯,太子殿下竟然说要帮自己!?

刘据没管对方惊疑的眼神,自顾自说道:“我会跟魏胜打句招呼,伱从宫里支五十金,拿去用。”

“收买漯阴侯府的仆从、派人在府外监视,怎样都行,最近宫中跟你示好的人不少,有钱、又有人。”

“不难办吧?”

金日磾一时呆愣,没反应过来,“殿下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就是受了皇帝的绣衣使者启发……或者说,刺激!刘据决定培养一支眼线,未雨绸缪!

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那场巫蛊之祸里,就有绣衣使者的影子。

被动挨打不是刘据的性格,作为立志要顺利接班的太子,明面上的准备得有,暗地里……

你玩,我也玩!

不求像锦衣卫那样无孔不入,有粘杆处的七分火候,便足矣!

“孤准备培养一支细作、密探。”唯有两人的殿内,刘据看着金日磾,直言不讳道:

“先拿漯阴侯练练手,也看看你的能力,办好了,以后这份重任便交给你,将来你想报仇,也能来找孤!”

“可如果办岔了……”

不等刘据说完,金日磾已然单膝跪地,俯首低喝道:“殿下放心,绝不会出岔子!”

无论是他背负的仇恨,还是向上爬的野心,都不允许金日磾出半点差错。

从听到太子要培植细作那一刻起,这位匈奴小子便敏锐察觉到,自己翻身的机会到了!

只要抓住。

未来的他,就不用再围绕的马匹打转,而是成为太子真正的心腹!

元狩二年的这个冬天,气温很低,有的人心很热。

九月匆匆的过。

最新小说: 于彼界重逢 仙尊纵横 照彻山河 官欲道 清冷遇疯批 你的白月光好像是替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魂医 强娶的夫君是渡劫仙尊 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