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150.第150章 太子想要权

150.第150章 太子想要权(1 / 2)

第150章 太子想要权

牛,是刘据入宫时带的,两套不同的耕犁,也是他入宫时带的,试验所需的场地,却是在未央宫里临时找的。

沧池湖畔的一块圃。

皇帝看着太子扶住耕犁,示意自己上前的动作,之前作怪的神情正经下来,疑声道:“你在耕犁上做了改动?”

问这话时,他盯着另一驾没有套上的曲辕犁。

见刘据点头。

皇帝正经的脸色又严肃三分,‘以农为本’在现如今可不是一句空话,任何与农业相关的事物都需严肃对待。

太子以前捣鼓出来的新器物确实不少,可涉及农具,皇帝本能的想说:

‘别瞎搞。’

刘据看出了皇帝老爹的疑虑,他也不解释,又伸手示意了一下,“父皇可以先试着走两步嘛。”

“儿臣打造的新犁好不好,咱们用事实说话!”

见太子信誓旦旦,皇帝挑了挑眉,当即挽起袖摆,也不管眼下在圃里犁地合不合适。

王衡在前牵牛,他接过耕犁便走。

皇帝亲自耕地,看似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实则也不是什么需要太过诧异的事情。

当今天子的爷爷,即汉文帝,亲自下田耕地的次数不少,景帝时,同样有延续这个传统。

这两位皇帝,虽然亲自耕田依旧有作秀的成分,但他们在作秀之余,也会切切实实的给予天下百姓实惠。

比如。

时不时减免百姓应缴纳的田租赋税,甚至连续十几年都免除田税!

文景之治,并非空谈……

到了刘彻这儿,免税是不可能免税了,皇帝耕田依旧会耕,不过只会在开春祭祀时。

通过皇帝亲耕,来表达对农业的重视。

至此,皇帝下田就以作秀为主了,这样的秀,刘彻作过不少,所以当下知道怎么做,只是动作不太娴熟而已。

为了让他深切体会到自己的发明可贵之处,刘据摆手制止准备上前帮忙的宫人。

没了搭手的。

皇帝耕田的动作就不是不娴熟,而是东倒西歪、手忙脚乱,犁出的沟壑也是歪七扭八、一塌糊涂。

“直辕犁便是如此,笨重,转弯困难,不易控制,耕地还极费力气,来来……”

刘据没有让皇帝老爹狼狈太久,等他体验完困难版,刘据立刻招手,让王衡换上曲辕犁。

皇帝缓了一阵气,盯着太子看了一会儿,没说话,等耕犁换好后,扶住犁把又走。

走着走着。

感受到手感的不同,皇帝平静的脸庞忽然昂扬起来,朝前方有意降低耕牛速度的王衡喊道:“加快点!”

先前用直辕犁,耕牛速度过快,皇帝铁定会出丑。

可眼下。

他自行说了提速,王衡自当照办,纵使前面有人牵牛,皇帝犁过的犁沟依然不是一条直线。

不过比之前像狗啃的一样,深一脚、前一脚、东一下、西一下的好了许多,至少能形成一条完整的曲线。

这次。

换刘据笑而不语了,事实胜于雄辩。

过了盏茶功夫,刘彻吐出一口浊气,朝前方喊道:“行了,停下吧。”

趁着宦者令给皇帝递上锦帕擦汗时,刘据给王衡使了个眼色,对方立马会意。

等刘彻将视线重新投向脚边的曲辕犁,王衡适时蹲下身,讲解道:“陛下请看,此犁最大的不同,便在犁辕。”

“将原来的直辕、长辕,改为了曲辕、短辕,并且为了灵活转向,还在辕头安装了犁盘。”

说着。

王衡比划了一下曲辕犁的大小,又对照旁边的直辕犁。

“新犁体积小,更灵活,易操作,以往直辕犁不便垦耕的坡地、小块地,曲辕犁都可胜任。”

“臣等试验过,使用曲辕犁,一人一牛一天所耕的田亩比使用直辕犁快了将近十之三四。”

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增加,还会逐渐拉大。

效率的增加,直接关乎到产量,大汉的田税是按照比例征收,即:三十税一。

以小见大。一家一户粮食增多,朝廷的赋税便会增多。

刘彻耕田不行,但治国算账他行,有些事情自己不会没关系,征辟会的人即可。

他抬了抬下巴,朝王衡问道,“这新犁,是你弄出来的?”

“臣不敢居功。”王衡连忙起身,拱手道:“此犁是臣等按照太子殿下的指点,打造出来的。”

“诶。”

刘据在旁摇了摇头,“不必自谦,你也厥功至伟。”

曲辕犁的点子是他提出的,可一步步试验、微调,却是王衡这个农家子弟一点点凭借经验、手感摸索出来的。

刘据无意侵占他人的功劳,也不差那点功劳,径直在皇帝面前点了出来。

王衡闻言面色涨红,满心感激。

皇帝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太子,挥了挥手,一众随从默契的后退几丈,独留下父子二人。

“他就是伱那日百家辩论上招募的宾客?”

“对。”

刘据答道:“王衡是农家门人,以前任劝农掾,不过他与一般的小吏不同,的确熟知

最新小说: 魂医 照彻山河 七脉神尊 强娶的夫君是渡劫仙尊 于彼界重逢 宠妃 清冷遇疯批 官欲道 你的白月光好像是替身 仙尊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