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下狱(2 / 3)

不。

分明有迹可循!

陛下封丁夫人,意在助推皇次子;调赵禹,意在助推皇三子;征李广利,意在推皇四子。

而光明正大的帮了这么多,陛下意欲何为?

大汉的诸侯王们,曾不止一次暗戳戳地讥讽,“你刘彻收拾兄弟够狠,可等将来你后院起火,且看你还狠不狠!”

事实证明。

皇帝的心肠一视同仁的狠。

对自己兄弟狠,对自己的儿子也不遑多让,后院尚未起火,皇帝便主动添柴放火!

这把火,起于李广利,虽然皇帝启用李广利的首要意图,并不是给太子上强度,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用都用了,物尽其用呗。

拿李广利抗衡卫氏,也能拿李广利给太子宫上强度,皇帝再一想,一个是上,两个也是上,索性把老二、老三都推一把,一碗水要端平嘛。

刘彻就像一只匍匐在甘泉宫阴影里的猛兽,一边玩着‘父子情深’的游戏,一边冷冷注视着长安城的风吹草动。

动静,很快就起来了。

皇帝老爹给刘据上强度,老二、老三,还有老四一股脑全推了出来,刘据能没点反应吗?

原本前几天就会有,现在更得有!

咳,当然,书里的时间是前几天,实际已是上个月更新的事儿了,估计还在坚持的看官多半不记得了。

此处,暂且回忆一嘴。

之前听闻皇帝启用李广利,庄青翟、东方朔等人曾向刘据表达过关切,刘据对他们说:

“国事为重,一切有孤!”

给属下、门客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后,刘据又对金日磾吩咐了一句:“给李广利弄个欢迎仪式。”

仪式,肯定会有的。

随着皇帝一系列操作过后,‘反太子联盟’的声势越发浩大,最近跟御史大夫卜式走动的大臣明显多了不少,就连宗正韩说也不装了,充当起燕王在京城的口舌耳目。

此种情形下。

刘据的‘欢迎仪式’只会更大,更醒目!

而这场大戏的序曲,始于一场东风……

……

“赵禹调任燕国相后,陛下又调王温舒接任少府一职,廷尉则迁杜周担任,同时迁尹齐为左冯翊。”“他们二人皆为酷吏,如今一个主刑罚,一个主京畿,一上任便行事无度,大肆构陷忠良!”

“今早廷尉法吏竟然冲进我的官署抓人,彼辈拿着杜周手书,直接将人押入廷尉大狱,简直肆无忌惮,麾下臣属尽皆惴惴。”

“已然是人心惶惶!”

“御史大夫,眼下丞相、大司马都在甘泉宫,我等递给陛下的弹劾奏疏也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现在我等能依靠的,唯有御史大夫您了!”

“是啊!您得说句话呀!”

御史大夫府,公房内,一阵焦急的嘈杂过后,御史大夫卜式的哀叹声方起:

“唉。”

“你等让老夫开口,可你们也不看看,如今形势可由得我说半句话?”

“丞相与大司马被留在甘泉宫,先前还以为是陛下亲近之举,可现在,你们难道猜不透这是陛下故意为之?”

“他们被陛下提前‘堵住了嘴’,你们又来找老夫,先不论老夫有没有那个为民请命的能力,我且问一句……”

“太子也在长安,你们怎么不去找他出头?”

堂内神色讪讪的众人听罢,缩在后方的一位小声道:“我等找过了,太子殿下不见。”

“为何?”

“……殿下说,如果廷尉所抓之人罪责不实,他可以去廷尉府要人,只是……”

话未说完,声音便低至不可闻了。

因为廷尉府所抓官员,虽然多,看似像条疯狗一样在胡乱攀咬,实则不然,个个证据确凿!

也就是说。

那些被抓的各部官吏,都有实打实的罪责。

事实上,只要肯细究、深究,朝堂上三公也好、九卿也罢,都能从时常行政中找到罪责,区别只在或大或小罢了。

要不要拿出来追究,什么时候追究。

因人因事而异。

当下,刚刚上任的廷尉杜周,就把一些官员的旧账翻出来了,要大肆追究!

此举早就超出了新官三把火的范畴。

杜周为何发疯,寻常官员不知,至少今日找上卜式的大臣们不知。

但他们迷糊,卜式却清醒。

“唉!”

“太子这般说也没错,可那是实打实的借口,太子分明不想蹚这趟浑水,你们可知原由?”

“还请大夫赐教!”在座官员连忙拱手作揖。

卜式脸上愁苦更深,没有答,反而再问:“前些时日朝堂上关于重启告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我听闻,最近还有人上疏反对,可属实?”

听罢。

堂内诸位有人怔然,有人迷茫,“敢问大夫,此事与当下廷尉酷烈有关?”

“反对重启告缗,可是有太子、大将军等人参与的。”

试探的话语刚落,卜式便木着脸道:“那你们看看,最近太子宫一系里,还有人上疏反对吗?”

在场

最新小说: 血色风暴 娇妻受供养指南 与尸姐同居的日子 那年那月花曾开 伪装偏执[快穿] 阴湿疯批今天也在火葬场 修仙,然后正义毁灭世界 被渣男烧死,我集齐了三魂七魄 无赖总裁 金龙:帝国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