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143章 你就算抓我,我也不同意

第143章 你就算抓我,我也不同意(1 / 2)

户部尚书都急了,原本他还不知道长安具体人数。

因为举子报名这件事,是礼部的事情。

可是现在知道了具体人数,他更不干了。

户部尚书急的站起来:

“尚书左丞,你说说,六万人,即使没人发一贯钱,那就是六万贯钱!”

接着看向李世民:

“陛下,你知道全长安,包括长安县管辖的汉长安,全部大小文武官员加起来,一个月才多少月俸吗?才五万贯!

你们评评理!你们评评理,那些举子什么都不干,凭什么要平白花掉长安一个月的月俸?”

这一对比,确实太多了,相当于给长安增加了一倍的官员。

李世民看向吏部尚书,问他:

“长安有多少官吏?怎么要这么多钱?”

李世民反向思维,怎么长安一个月要五万贯钱?

吏部尚书说:

“根据臣回去调查,长安官员在一万人。”

这个数字把李世民在内,在场全部人都惊呆了!

一万人?

长安才一百多万人,官员一万人?

不就相当于一万人养一个人官员?大唐不完蛋了吗?

李世民有点不敢相信,再次问:

“你说的是官员一万人?不是一个坊一万人?”

吏部尚书肯定的回答:“是的。”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眼神里带有询问。

房玄龄现在是代理左仆射尹阿鼠,所以能知道点具体情况。

这件事都是源自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内斗。

当初李渊建国后,为了和平承接隋朝政治遗产。

就大量接收了隋朝的官吏。

可是隋朝末期本就是贪官污吏一大堆。

很多人都是给钱,托关系进朝廷,然后吃官粮。

即使你再怎么富裕,也架不住每人来舀一勺。

当初李靖来长安向隋炀帝告知,为什么明明他先跑。

而李渊带着军队,还能追上他一个人?

而且还能轻松破长安,还那么巧,长安这么多人里,怎么就知道李靖来告密?

完全是长安被这些贪官污吏腐烂透了。

守关和守城的都是酒囊饭袋,李渊只需要轻松一打,全被打跑了。

而李渊破城后,很多人为了活命,也就把李靖交代出来了。

随后,李渊为了安抚人心,就让这些酒囊饭袋继续当值。

当后面其余的隋末诸国被灭,李渊为了不让这些人的部下继续捣乱。

就给他们许愿,都能到长安继续当官。

这也是为了让这些人到长安来好监视。

渐渐地,长安的京官越来越多。

后来随着灭掉的国家太多了,实在是没职位了给他们。

就给这些人封爵位,一大堆的县男,县子,县伯。

大唐就这么的,养着这些什么都不干的爵爷。

当天下被平定的差不多了。

李渊也知道要把这些隋朝时期的旧吏们全替换。

这就开启了全民科举的时代。

可惜啊,天下穷人读书不多。

即使李渊把条件放的很宽松了,武德初年,每年也才录取几百人。

李渊开放科举条件后,也花钱到处开官办学塾。

等官办学生的生徒,多了起来。各地自学的举子也多起来了。

大唐陷入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内斗当中。

李建成害怕李世民抢夺自己的皇位,就和李世民斗来斗去。

而李世民当时的实力是真的很强大。

秦王李世民,光食邑就三万户!

天策上将,武官之首

领十二卫大将军。

尚书令,朝廷尚书省一把手。

京兆府尹,管辖长安在内的京兆道全部城市。整个长安怎么办都是李世民说了算。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管辖,黄河以东,全部的地盘,军队,政治全部李世民说了算!

李世民可以说是掌握了大唐半壁江山。

并且李世民还管着大唐京城,长安城。

李世民这么强,李渊也怕李世民闹起来,就偏心李建成。

又因为李渊偏心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后来也就不怎么听李渊的话了。

想要任命官员,必须他这个尚书令一把手同意,因为吏部归他管。

既然没了任命权,那李渊想换掉那些隋朝的官吏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些在长安的爵爷们,也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斗的死去活来,无法关注。

一直逍遥到现在。

直到现在,李渊曾经留下的坑,成了李世民的包袱。

李世民在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就想让这些什么都不干的爵爷先裁掉。

他们占了长安每个月的月俸一半,五千多人!

李世民看向户部尚书:

“如此一来,这个月能省掉两万五千贯钱。就拿来充做朕给举子们的补贴吧。”

“不行!”

“你这个守财奴,为什么还不同意?”

“这钱本来就是朝廷的,省掉了也该是拿来还朝廷借钱产生的利息

最新小说: 红楼之江山多娇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 打造最强边关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穿越原始之魂 战国之燕歌 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 想架空我?朕乃天命大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