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反转再反转(1 / 2)

李恪弄完这些,才终于让三个村子没继续闹矛盾。

但李恪也不是软柿子,大晚上的有人来找自己麻烦,还想暗杀自己。

这个仇不报,李恪就不是李恪了。

前面是为了稳住局面,让这些人先别闹起来。

现在用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那么就得查查这个王家村是个怎么回事。

李恪这几天和村民一起弄水车的事情,也看出来了。

姜云村是三个村子最老实的,有多少户报多少户。

但是刘家村和王家村都只是报了一百多户。

两个村子多出了六百多户却没报上去。

李恪这几天一边弄水车,一边让护卫去打探消息,也让人回到长安查查上一任的屯田郎怎么回事。

当李恪看到长安回来的护卫拿出来的供词,李恪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个王村长果然没说实话,还有意误导李恪。

上一任的屯田郎就是刘家村出去的人,还是科举当的官。

经过花钱,从陈文静那里得到调任,回到了刘家村,成为了西原乡的屯田郎。

所以这个屯田郎才会住到刘家村,不住在王家村。

而且这个屯田郎交代,上一任的屯田郎就是现在王家村的村长亲爹。

这任屯田郎也是从隋朝就开始当,李渊进入长安接手隋朝政治遗产后,这个屯田郎也就成了唐朝的屯田郎。

而屯田郎在西原乡,基本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这是因为西原乡是被两座山夹在中间,后面还有个大原,汉朝时期这里都没人。

所谓大原,就是一个平顶山,顾名思义,山顶是平的,因为靠近灞河,也叫灞河原。

西原乡是处在长安的万年县,还有另一边的宁阳县的管辖中间,中间的山谷就是分界线。

后来刘家村的祖先来到这里定居,平常也没什么事,也就没人管这里。

后来隋朝建立,在这里安置了姜云村,正式更名西原乡。

顾名思义,灞河原西面的乡,西原乡。

这里有人了,那矛盾就多了。

万年县和宁阳县都觉得这里远,都不想管。

索性,直接让朝廷派下来的屯田郎管。

所以这个屯田郎是当着工部的职,干着县衙的活,拿着亲王的钱。

李恪在完整的了解了这个西原乡的来历,和以往的发展,第一件事就是去刘家村。

他要好好的和这个刘村长聊聊。

刘村长看着面前的蜀王,虽然只有九岁。

但看来的架势就知道,不是好对付的。

李恪不和这个刘村长废话,开口就先要这个刘村长交出这些年被屯田郎贪污的粮食。

刘村长苦着脸说:

“既然蜀王殿下你都知道了,那老朽就不满着蜀王殿下了。”

没有任何的文化,还有习俗是凭空产生的。

原本刘家村在屯田郎的庇护下,确实是三个村子最富有的。

甚至已经和上上任王家村的屯田郎庇护的王家村差不多了。

曾经还是王家村的屯田郎掌管西原乡,王家村蒸蒸日上,甚至超过了先来的刘家村。

甚至巧取豪夺,威逼利诱下,还把刘家村不少地弄到了王家村。

因此两村还大打出手过,也出现过打死人的事情。

这个恩怨一直到王家村的屯田郎死了后,刘家村的人当了屯田郎才没继续下去。

王家村没了屯田郎,加上刘家村的人成了屯田郎,王家村过去抢的刘家村的肥沃田都被刘家村又抢回去。

后来王家村的王村长从战场上回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取代了当时的村长,成了现在的王家村长。

居然没有跟刘家村继续对着干,还主动来到刘家村言和,要结束两个村子的仇恨。

原以为这下西原乡是平静下来了。

可是后来玄武门之变爆发,突厥有梁师都的带路,一路打到长安。

别看突厥和李世民在渭水对峙。

但是突厥带了二十多万人马,不是全都在渭水集结。

是分散开来到处烧杀劫掠,突厥不知怎么的。

就能找到两座山挡着的西原乡,从唯一的路进来,一来就到处劫掠。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的刘家村,刘家村被劫掠不少粮食和人口。

刘家村积攒百年的家当,被劫掠一空。

姜云村更惨,房子都烧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姜云村现在很多人家住的都是茅草屋原因。

刘家村和王家村都因此,而建立起了土墙。

如今李恪来要这些年被贪污的粮食,刘家村是一点的都拿不出来。

突厥劫掠这才过去两年不到,刘家村如今都只能是勉强温饱。

如果不是因为粮食被劫掠,他们两个村子也不至于不给姜云村水用。

要不然从隋朝到现在,姜云村怎么还能从二十户发展到三百户?

以往少点水就少点,大不了少种点,反正都有余粮。

可是如今自己都只能勉强温饱,哪里还能顾得上施舍别人?

突厥可不是什么好人,还给你留点东西。

最新小说: 红楼之江山多娇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 打造最强边关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穿越原始之魂 战国之燕歌 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 想架空我?朕乃天命大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