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连环套(1 / 2)

不过,哪怕是有这个律法在,真正执行起来也得分人。

比如李恪对上法雅,当然是李恪想怎么的就怎么的,毕竟李恪代表了皇权。

但这事,是好做不好听。

不然李世民在得知法雅到处散布谣言,怎么不自己派人,还拐弯抹角的让李恪去。

就是名声不好,怕这样坏了自己在佛教的名声。

李恪只是不怕别人对他使用手段,毕竟自己是蜀王,只有皇帝能把自己怎么样。

但李恪不是大傻子,人家这么明目张胆的来问罪,李恪当然不能认。

裴寂看出来李恪这是耍赖,裴寂都不意外,在他看来蜀王就是个小人,耍赖不正是小人的行为。

“蜀王殿下,你莫不是想说你不认识法雅?”

裴寂既然敢对李恪发难,就是想好了李恪怎么说,这话就是说出来堵住李恪的退路。

不过裴寂还是低估了李恪的不要脸。

“对啊,我就是不认识他啊。”

裴寂想过李恪会如何狡辩,也想过太子李承乾会怎么帮李恪,但是唯独没想到。

直接都把你的心思说出来了,你怎么还敢大大方方的承认?

裴寂就是在官场待久了,想事情都是官场的那套。

官场上的对局,就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心思,不用把话说透就会想好怎么对付。

就好比两个天下第二的高手,互相都能通过对方抬手时,胳膊的晃动判断出对方会大概使出什么招式。

既然知道了对方出什么招,那只需要按照想好的防御就好了。

但是李恪就相当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醉汉,就是一套王八拳打死你。

李恪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望向他的目光中满是诧异,仿佛不敢相信他竟如此直白地耍赖。

李承乾摇摇头,你们还是不了解我三弟啊。

杜如晦给了李世民一个眼神,仿佛在说:陛下你看,根本不需要你操心,蜀王自己就能摆平。

裴寂更是气得瞪大了眼睛,手指颤抖地指向李恪,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 你这岂不是公然欺瞒!

法雅身为佛门中人,在长安城里也算名气之大,你身为蜀王,怎会从未听闻?

莫要以为这般敷衍便能了事!”

这就是律法的一个漏洞,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是谁,那你就不算是故意的。

普通人最多就是小惩大诫一下。

而李恪又是皇室成员,自然就能无事发生。

李恪却仿若未闻周遭的惊呼声,神色依旧坦然自若,甚至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

他慢悠悠地踱步上前,凑近裴寂,轻声笑道:

“裴大人,您这话说得可就有趣了。

长安城里人来人往,有名有姓之人多如牛毛,难不成我个个都得认识?

莫说一个法雅,便是再添十个八个,我没打过交道,自然不知。

您这般咬定我认识,莫不是有何凭据?

还是说,您与这法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情,非要拉着我往这浑水里趟?”

这一番话,说得裴寂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李恪这招以退为进、倒打一耙,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今天的一切其实就是连环计,裴寂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出修改律法的事情。

法雅身为名人,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名声,亲自出去散布谣言。

而且法雅想在长安贵族圈子混,就不能得罪长安最大的贵族,李世民。

以为法雅就算对李世民有异议,也就是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说。

可是法雅如今却一反常态的,亲自现身散布谣言,就是因为裴寂说动了法雅。

让法雅为自己效力,如果有一天太上皇归位,那么自己也会推举他继续进宫讲经。

法雅别看游走在贵族圈子,但其实没人真的把他当回事。

都是当做客人而已,偶尔讲讲经,论论佛法。

如今有人对自己抛出橄榄枝,自己当然愿意。

裴寂原本打算,先用罪己诏和城外的百姓叫嚷着让李世民退位为开头。

这叫做先下手为强,这一招开头就得打懵逼对方,让对方反应不过来。

在李世民稀里糊涂间,把事情扯到关于裁减人员上。

如果这件事能成,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能成也没事,本来就是连环套。

就是为了让李世民放松警惕,让李世民觉得自己的招都用完了。

裴寂再突然转弯,扯到蜀王身上。

他原本是想,如果蜀王承认了,那就让李世民按照《武德律》来惩戒蜀王。

太子和蜀王感情好,几乎形影不离,肯定会为蜀王狡辩。

但是无论怎么狡辩都是徒劳的,因为李恪驱赶法雅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何况还有意外惊喜,蜀王还留下了自己的教令,更是人尽皆知。

如果皇帝故意偏袒蜀王,那连皇帝自己都不能保证中立,还谈什么“贞观”?

如果皇帝不偏袒蜀王,按照律

最新小说: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红楼之江山多娇 打造最强边关 战国之燕歌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 想架空我?朕乃天命大暴君 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 穿越原始之魂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