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103.第103章 监察御史们的愤怒,上疏告太子

103.第103章 监察御史们的愤怒,上疏告太子(2 / 3)

宫了。”

“制冰法呢?”

“崔氏那边,还没传来消息,应该得手了吧。”

柴令武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李泰很不爽:“什么叫应该,得手了就是得手了,赶紧派人去问。”

“是。”

也不用派人了,柴令武刚准备叫人去,崔氏的人就过来通传消息。

失败了,人都被抓了,没偷成。

李泰气得破口大骂,这些世家全是废物,废物。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写字。

对于太子的那句绝句,他是真心喜欢,便就想着写下来。

在书法上,李世民对行书十分偏爱,大力推崇并发展行书。

“陛下的书法,越发有二王书风,深得王羲之遗韵,流利圆熟,浑然天成。”

“只是可惜,臣觉得这句话,以行书写之,虽有盛唐景象,却少了几分磅礴气势。”

张阿难看了眼旁边写了十几张的行书,轻声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朕也觉得如此,不管怎么去写,总感觉差了那么几分。”

“你这番倒是提醒了朕,或许换个写法会比较适合。”

说罢,张阿难上前帮陛下拿走刚走的字帖,换上新的,而后就在一旁静静磨墨。

李世民沉思良久,提笔重写,一挥而就。

这次使用的是草书。

见陛下写完,张阿难仔细端详后,赞叹道:“陛下以草书写之,极为适合,更为符合这绝句之中的磅礴气势,跌宕起伏,缠缠绕绕,当有端倪天下,帝王气概。”

李世民闻言很是满意,仔细的瞧了瞧刚写的字帖,道:“当是如此,果然还是草书更配。”“且拿去装裱起来吧,就放在朕的书房里挂上。”

张阿难躬身道:“是,陛下。”

这时,门外有宦官禀告。

说是有一案件,由御史上疏。

能被直接送来,显然是比较紧急的案子,李世民便让人呈过来。

看完后,李世民微微皱眉。

是监察御史弹劾苏定方贪污受贿的案子。

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来了这么一手,显然是针对明日开课的讲武堂。

顺手给张阿难也看了遍,李世民问道:“阿难,你觉得此事是否为真。”

这是个阴谋,为了是算计太子。

李世民感觉是魏王的手段。

但如果事情是真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臣觉得可把此事交由大理寺定夺。”张阿难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世民道:“若此事为真,岂非是坏了讲武堂的名声?”

“那苏定方,原本就有过此等劣迹。”

李世民其实对苏定方印象挺深的,毕竟渭水之盟的事,一直念念不完,对于活捉颉利可汗的人,自然也很熟悉。

但纵兵劫掠,那就是犯了大唐律法。

既有前科,难保贪污行贿的事是真实有据,而非他人污蔑。

张阿难想了想道:“苏定方是太子保举进的讲武堂,为其培养亲信。”

“若陛下直接撤职苏定方,则定然会令太子心生不满。”

“不若是先行交给大理寺处置,若有确凿证据,太子也可有所准备,亦不会跟陛下生出误会。”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这话有道理。

他现在不想跟太子闹矛盾,在这些事情上,还是要向着太子的。

“那就将此案交由大理寺审查。”

“是,陛下。”

孙伏伽年迈,已不足用,又不想跟苏亶对抗。自从苏亶担任大理寺少卿后,很多话比寺卿还要好使。

御史为什么想要绕过大理寺直接上疏,就是因为知道现在的大理寺,都快成了太子的一言堂。

没想到来陛下这里兜了个圈,又兜回大理寺去了。

——

大理寺。

首先接到案子的是孙伏伽。

仔细看了卷宗后,孙伏伽就收了起来,随手交给属下道:“把此案交由苏少卿负责吧。”

属下不解,迟疑道:“寺卿,最近寺内有流言,说大理寺已经是少卿在当家了。”

“此番陛下把卷宗交由寺卿,或是有意提醒寺卿。”

孙伏伽笑道:“难道要我去跟太子对抗吗。”

“苏定方是太子保举进的讲武堂,弹劾他的上疏没有到大理寺,却去了陛下那边。”

“陛下不处置,又没有其他交代,我何必要趟这趟浑水。”

“你说,陛下为什么要把卷宗又交给大理寺来处置?”

属下摇头道:“不知。”

孙伏伽没有再说,只是摆摆手,让其拿着卷宗出去交给苏少卿。

——

东宫。

宵禁不禁皇城。

大理寺便是在皇城西,顺义门处。

苏亶拿到卷宗后,就赶来汇报太子。

李承乾看完卷宗,问道:“丈人如何作想。”

苏亶道:“卷宗上的证据,臣已经去调看了,颇有蹊跷之处。”

“苏将军为人正直,定不会行次贪污受贿之事,大致是有人栽赃陷害,不想让其入讲

最新小说: 海上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 高武:睡觉两年半,有系统过分吗 朝闻道 女帝养成指南(双重生) 重生了也想好好谈恋爱 屹立不倒的丰碑 万族战场上的老年武者 大主宰:修罗杀神,从签到开始 反目后竹马将军他还是超爱 限制级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