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 > 其他类型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193.第193章 房玄龄:你们这是在逼反太子

193.第193章 房玄龄:你们这是在逼反太子(2 / 3)

至于认为朝廷心忧战果,才行祭祀之事也?”

“至于太子之梦,或只是偶然,不可过度解读。”

这边话音刚落。

褚遂良又站了出来:“子之所慎:齐、战、疾。战与祭祀皆为大事,不可不审慎对待。可依古制,从简而行。”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祭祀之礼,重在诚心,不必过于奢华,如此既能达祭祀之目的,又可避免劳民伤财,更能应太子之梦。”

好一出三英战吕布。

房玄龄不是诸葛亮,搞不出那套舌战群儒。

纵有双拳,怎能敌四手。

苦心想要维持局面,奈何人人皆在局中,不明所以。

可这等事情,又哪能拿出来讲,唯有心无力。

眼下局势逐渐明朗,在李世民看来,除房玄龄反对外。

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尽皆赞成。

于是一锤定音:“祭祀之事,关乎国之运、民之心,虽大军已发,然太子之梦不可不察。”

“便依古制,从简而行祭祀大典,以安民心、显敬祖、保国昌。”

“房卿所虑亦有其理,然权衡之下,当以大局为重。此次祭祀,当速办,不可拖延,以免军心民心动摇。”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人,神色严肃:“诸卿当齐心协力,确保祭祀顺利进行,为征高丽之战增添威势,佑我大唐将士凯旋而归。”

众人齐声应道:“陛下圣明。”

到了这份上,房玄龄已经是无法反对了。

散会后。

房玄龄只感觉心中发苦。

想要斥责魏王一番,可又不能如实相告。

这若让魏王知晓了个中缘由,定然以为机会,借此发动对太子的攻势。在魏王的眼中,自然是觉得太子不可能比过陛下。

若太子造反,则陛下定废太子,夺嫡可成。

社稷动荡之事,又如何比得过皇位争夺。

公廨中,房玄龄难得没有处置政务。

而是在思索怎么破局。

陛下不知情况,以祭祀为太子着想。

然太子又不知情,这等关头,突行祭祀之道,心中定会心疑,将长安看作龙潭虎穴。

太子心性警惕,必不会返宫,借故推辞。

如此一来,陛下又会生疑。

太子手握重兵,缘何不愿参加祭祀,难不成有所图谋?

这般下来,局势凌乱,猜忌但起,内斗在即。

摆在房玄龄面前的有两条。

首先是安抚太子。

只得是想尽办法,使太子归宫,参加祭祀。

如此虽有惊险,但无恶果。

另一条,则是废太子。

干脆是一不做二不休,顺着形势,早作筹谋,逼反太子。

房玄龄陷入沉思,指尖轻轻敲击在案几上。

逼反太子,须先保魏王及其军队。

然此刻动手布置,难以逃开太子眼线。

太子此刻,必然紧盯长安军队,但有调动,则直接起势,掠夺魏王军营。

如今天气炎热,魏王军中尚无防备,操练不穿甲,怎能敌五千重骑。

怕是一波冲锋下去,就全然崩溃。

军备辎重,全归太子所有。

长安这边,匆忙调动兵马,又如何去行围堵之事。

思索半晌,房玄龄也没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太子如今势成,想要截断,何其困难。

思虑再三,房玄龄面上阴晴变化,最后放弃了直接逼反太子的想法,还是走安抚太子的路子。

李世民这边,在确定好后,很快就下了诏敕传告。

定三日后,行宗庙祭祀。

李世民随即安排人,发一封文书至于城外太子军营。

也没其他什么想法。

这祭祀完全是由太子之梦而起,太子自然是要参与祭祀的。

天使快马加鞭,于日落黄昏之际,把文书送到了太子军营。

李承乾拿到文书打开一看,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只见文书上写道:

赫赫大唐,威加四海。今征高丽,太子有梦,兆示非凡。

行祭祀大典,乃上天垂训、祖宗示警。

忆武王伐纣,祭祀显决心而建伟业。吾大唐承天运、继圣德,今战高丽,将士用命。

愿天地神明鉴吾诚心,赐大唐胜利,保将士平安,佑百姓康宁,使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伏惟尚飨!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随口找了个借口,以做梦为由,开启夏城门。

结果一拳出去,便又受了一击重拳回来。

二凤这一招,当真是无懈可击。

使他陷入两难。

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有心直接造反,可又举棋不定。

于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叫苏定方,李德謇,贺兰楚石三人商讨。

大帐内,李承乾把文书让三人传看。

而后道:“父皇欲行祭祀大典,孤恐其中有诈,怕是要诓我回城。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苏定方态度坚定,道:“此事确有蹊跷,陛下此时以太

最新小说: 重生了也想好好谈恋爱 反目后竹马将军他还是超爱 女帝养成指南(双重生) 朝闻道 限制级领主 大主宰:修罗杀神,从签到开始 海上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 万族战场上的老年武者 高武:睡觉两年半,有系统过分吗 屹立不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