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魏王李泰也听说了太子生病的事情。
“这是借口,太子借故生病之由,不回长安。”
李泰顿时就明白了太子的想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真是很有可能让太子躲掉这次祭祀。
李泰吩咐道:“想个办法,不能让太子得逞。”
柴令武想了想,道:“太子肯定是瞒不过太医的,但很有可能会威胁太医。”
“等这些太医去了军营回来后,我们在路上拦截,恐吓威胁一番。”
“叫他们不敢犯欺君之罪。”
太医暑的动作太快,毕竟是涉及到太子安危,宦官是一路跟着来的。
这让魏王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去进行安排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们回来的时候,路上去打个照面。
“查查,是哪几个太医去的。”
“务必要把事情办妥。”
这个关键点,魏王也顾不得手段卑鄙了。
太子若反,他就是新的太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手段都无所谓了。
柴令武声音带有几分阴沉,道:“魏王放心,必定办妥此事。”
时间上还算充足,从皇宫到城外军营,有五十多里。
这一来一回,即便是快马加鞭,也是过去了大半日。
时间来到下午,柴令武抓紧时间进行安排。
三名太医的住址,关系,人脉,很快就被探查了出来。
魏王党的势力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体现,在世家这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几名太医还不知道,等待自己回城是怎样的情况。
皇城官署,尚书省公廨里。
房玄龄得知太医暑的消息后,暗暗的松了口气。
到现在其实房玄龄已经感觉到了,太子肯定是不会回长安的。
就看是以什么方式躲避开。称病无疑是比较简单且直观的,陛下那边如果不生疑的话,那么太子便可以此为由,不参与到这次的祭祀中。
或许还可以建议陛下,在明天的祭祀里,加一些给太子祈福的仪式。
然后再等两天,太子康复,顺利开启东征。
这次的闹剧,也算是结束了。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等到太子归来再说。
房玄龄感觉自己还是很稳的,毕竟大部分的证据都已经在手里了。
太子东征的这段时间,他还能收集到更多有关于太子谋反的实证。
总不能这次太子东征后,就永远不回长安吧。
想到这里,房玄龄也放松不少。
只是在长安城的房遗直,这个时候急得很。
柴令武调动魏王党人进行准备的事情,房遗直也得到了些许消息。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去刺激太子起兵造反。
这不是父亲想要看到的结果。
于是当即联系范阳卢氏,卢长公子卢志杰。
五姓七望本身也是错综复杂,因为房玄龄夫人的关系,范阳卢氏虽然也算是魏王党的支持者,但更加同房玄龄亲近。
毕竟房玄龄是尚书左铺设,高居宰相,综理朝政。
范阳卢氏族人在仕途上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房玄龄。
魏王名气大,可在实际权力上,整个朝廷房玄龄无出左右,能与之对比的寥寥无几,唯一的政治对手,也只有长孙无忌。
魏征,褚遂良等人还要降上一等。
因此卢志杰在听到房遗直的请求后,毫不犹豫的出手帮忙,对柴令武的行动进行阻碍。
延康坊,魏王府。
李泰面色阴沉:“卢志杰,卢长公子!”
“范阳卢氏是什么意思,要在这个时候,背叛本王吗。”
柴令武低声道:“卢志杰说,他是听房家大郎的安排。”
李泰瞳孔一缩:“这是房公的意思?”
柴令武微微摇头:“房公还在皇城官署,没有交代传出,这是房家大郎自己的意思。”
李泰冷哼一声:“所以房遗直,是暗中投靠了太子吗。”
柴令武想了想道:“应该不是,房遗直最为孝顺,不可能违反房公的安排。”
“怕是按照房公的意愿行事。”
李泰感觉被绕晕了。
什么不是房公,又是房公的。
“说仔细点。”
柴令武分析道:“我猜测,恐怕是房公不希望在这个时候,逼反太子。”
李泰声音有些愤怒:“为什么,房公为什么要这样做。”
现在可是最佳时机,只要太子反,他必然夺嫡成功。
柴令武解释道:“也许是因为房公不想看到社稷动荡吧,毕竟太子手中有五千骑,还有侯君集策应。”
李泰咬牙:“妇人之仁,房谋杜断,房谋杜断!”
“世人皆知房公谋略无双,却在这等时候摇摆不定。”
“本王不想等,也不愿等。”
“夜长梦多,等东征回来,谁知又要生出多少变化来。”
“令武,你亲自带上府中侍卫,把卢志杰给本王抓起来。”
李泰顾不得这么多了,目前是最好的机会,他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