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去贺建军家(1 / 2)

前世季宇宁也曾经得到过一只正宗宣威火腿,那是别人送的,个头比贺建军拿过来的这一只还要大,可能得有15公斤,也就是30斤了。

他自己还亲自操作过处理火腿。

先用火烧表皮,然后把黑皮刮了。清水洗净后,用大刀分开。

宣威火腿最好的部位是细的那一头,火爪的前面一段,那一段叫金钱腿。

这金钱腿直接在锅里炖上4个小时,然后把骨头抽出来,连皮带肉切成块儿,哎呀,那个香啊。

季宇宁当时是切完了以后再加上蜜蒸。那个味道更好了,唇齿留香,经久不散,堪称是无上妙品。

吃晚饭的时候,这贺建军在他们家享受到了亲儿子的待遇。季宇宁的老娘也不给他夹菜了,把好菜全夹到贺建军的碗里去了。

季宇宁看在眼里,心里也同样吃味。

吃完饭,又聊了一会儿,贺建军要告辞。

季宇宁问明白,贺建军是开着车过来,开了一辆212吉普。他就想跟着蹭车,去贺建军他们家看看他父母。

不去不合适,建军都过来看他父母,他也要去看看建军的父母。

季宇宁的母亲也给准备了礼物,拿了4瓶五醍浆酒,还有一些茶叶什么的。

“建军,这五醍浆你没喝过吧,我跟你说啊,现在八大名酒里最好的,实际上不是茅台,品质最好的应该是洋河。

其实茅台呢,要我排名次,也就把它排在第四。洋河后面是五粮液,然后是汾酒,后面才是茅台呢。

这个五醍浆也是苏省的酒,它比洋河还要好。

他们苏省有一句话,叫三沟一河一醍浆。

你看这瓶,它是扁瓶,带着出去也方便。”

俩人下楼,季宇宁一看,建军开来的吉普212,就停在楼底下,这年头停车是真好停,随便往哪儿停,都没人管。

这吉普还是老式吉普。那车窗还是有机玻璃的。

“这是你哪儿搞来的车?”

“这是借的人家的车,我爸的车不许我用,我本来今天想骑车的,那个火腿不好拿,所以我就借了个车。”

上车,季宇宁又有一种看古董的感觉,他前世可没开过这种212。

原本他回来的时候,他也想过,看能不能当驾驶员。因为这年头最好的铁饭碗有所谓八大员之称,而其中最挣钱的就是驾驶员。

如果他当驾驶员,估计一个月怎么也得百八十块钱,好一点的就超过100块了,比他当电影院放映员要多多了。

只是这年头的驾驶员必须得会修车,这个年头的车特别容易出毛病,不会修车可开不了车。

他前世即便开过的车再多,他也还是不会修车。所以只得作罢。

贺建军的家,在总政大院里,也就是黄寺的总政大院。

他爸在50年代最早曾经授过少将,是总干下面的二级部的正职,后来总干归到总政,现在是总政下面二级部的正职。

这级别相当不低了,所以他们家住的是一个小院,有一栋独栋小楼。

一进门,季宇宁就看见贺建军的父母,他马上喊贺叔和秦姨。

贺叔和秦姨两口子看见他是又惊又喜,季宇宁这下又享受到了刚刚贺建军在他们家享受的那种亲儿子的待遇了。

季宇宁面对两位长辈的询问,又一五一十详详细细的把他这几年在乡下插队的经历以及回来这段时间的一些事情说了一遍。

季宇宁这才知道,当初为什么公社和县里的几乎所有领导都会那么痛快、那么快速的给他办了病退返城手续,而且还确定了他的‘因公负伤’的光荣事迹。这是因为除了地方上他父亲这边的关系,还有就是部队总政那边的压力。

贺叔和秦姨在上半年平反恢复工作之后,马上就把他们的两个亲儿子直接提干,把他们的这个‘干儿子’从知青点迅速弄了回来。

季宇宁不禁心中感慨,这个年代,即便是原来多么无私,多么严以律己的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首先想的都是自己的家人。

晚上,还是贺建军开那辆212,把季宇宁送回家。

8月29日,周一。

上午季宇宁在家继续写作,他现在要抓紧时间完成上沪文艺杂志社的约稿。

对于上沪文艺10月份的复刊号,他可是非常重视的,他已经想好了写什么东西了。

他准备了一首诗,诗就是前世席慕容在79年6月份写的组诗青春中的第1首。

这是前世席慕容很有名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在诗中以书来比喻青春,席慕容是第1位。

季宇宁又把它提前将近两年截胡了。他也准备做以书来比喻青春的第1人。

除了这首诗,他又准备了两篇短篇小说,第1篇就是前世陈村的成名作,在1980年上半年写的那篇我曾经在这里生活。

这篇小说,前世被很多人认为是当时写的最好的一篇知青小说。

另外一篇就是陈村后来写的短篇小说给儿子。

这两篇小说,一篇是极冷,冷得悲凉彻骨,另一篇则是极为温暖,深情无

最新小说: 校花难追?无所谓,她还有舍友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谁说分手后不能暗恋前任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替嫁王府后遇见疯批了 穿梭妖界卖蛋糕逆袭成首富 南风和金色麦草 反派求生攻略[穿书] 替声使者 守水库?我守的是时间长河!